英属印度最著名的乌尔都语和波斯语哲学家、第一个提出印巴分治理念的伊克巴尔和真纳最初是对立的,因为伊克巴尔认为真纳并不关心英国统治期间穆斯林社区面临的危机。在伊克巴尔 1938 年去世前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伊克巴尔逐渐成功地同化了真纳的观点。真纳在1938年演讲中说道:“印度穆斯林需要一个独立的...
印巴分治是指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的历史事件,是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次大陆的终结。分治的原因主要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对立,以及穆斯林联盟的领导人真纳的“两国论”的主张。分治的结果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暴力冲突,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流离失所,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长期的...
看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印度分裂的根源在于——宗教矛盾。喜欢当搅屎棍的英国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利用「印巴分治」把宗教矛盾上升到了国家层次。利用最初的宗教冲突,逐渐演变成了混杂着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的国家分裂。英国给印度播撒了近300年自由、民主的种子,最终留下的却是一个四分五裂,不再统一的印度。这似...
1、印巴分治 1943年10月20日,此时正是二战途中,英印军总司令魏弗尔就任印度总督。他知道印度独立浪潮已经是历史大势,势不可挡,只要战争结束,独立必然会出现。 那么,既然如此,就应该顺着历史潮流,所以1944年5-6月,殖民当局开始陆续释放国大党领袖包括甘地,解除了国大党的禁令。 在1945年6月25日,总督召集国大党,穆斯...
印巴分治 英国人的设想很好,但实际上根本实现不了。当时印度的政治团体主要分成两派,分别是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和以真纳为首的前印穆斯林联盟,前者的群众基础就是印度教教徒,后者则是人口相对较少的印度穆斯林教徒。双方在英国的提议之下,原本达成了一致,可是在成立联邦制国家的最后关头,国大党却变卦了,尼赫鲁...
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一战以后,英国元气大伤,国际地位下降,影响力逐渐减弱,二战以后,英国人已经彻底丧失了对殖民地的管控,以及在美国、苏联的影响下,殖民地纷纷独立。但对于印度,英国非常不希望其独立,因为印度丰富的资源以及地理位置,对于英国都是极为重要的,英国人在印度有太多的利益。早在1915年,印度...
印巴分治是指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在印度次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大英帝国对英属印度殖民统治的结束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的诞生。这一过程极其复杂,涉及到深层次的政治、社会、宗教和历史因素,以下是其主要方面:1,历史背景:印度次大陆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反殖民浪潮...
印巴分治时,缅甸尚未脱离英联邦 英属印度就是一个凑拢班子,内部纷争实在是太多了。不过他们比巴勒斯坦地区好的一点是,这里人好歹都是原住民,只是信仰不同而已。只要是原住民,那么就可以挺起胸膛说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土地,因此英属印度内部,信仰之争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二战以后,各民族独立的情绪非常浓厚,再加...
其实不然,印巴分治是印度历史的比然。几千年以来,西北的游牧民族不断侵入印度河流域,导致印度河流域的人种、信仰都和恒河流域出现了不同。特别是德里苏丹国建立以来,印度河流域就逐渐伊斯兰化了。由于历史上的错误宗教政策,两大宗教的矛盾长期存在,根深蒂固,始终未能解决。最终,两大势力选择了分地而治。
在印巴分治 70 周年的时候去思考分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印度今日面临的巨大危机。印巴分治——这场 20 世纪最大的灾难之一。在分治 50 周年和 60 周年纪念之间,印度这个实行自由民主制度的世俗化国家正积极进行全球化,逐渐向印度领袖口中的那个强大国家迈进。相比于印度急切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巴基斯坦似乎一直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