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是指从地面到空间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的总称。可从遥感技术平台获取卫星数据、由遥感仪器以及信息接受、处理与分析。遥感技术是正在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它已经形成的信息网络,正时时刻刻、源源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动态信息。遥感技术 遥感平台是遥感过程中乘载遥感器的运载工具...
中国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该卫星是中国遥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也是中国第一颗实用型遥感卫星 07 2011年 资源一号02C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拥有了第一颗自主高分辨率民用业务卫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从科研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 08 2013年 中国研制7颗高...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与人们生活也密切相关。中国“遥感”系列卫星专指冠以“遥感XX号卫星”的系列卫星,不包括中巴系列、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高分系列等...
人工智能赋能,意味着卫星遥感技术又迎新变革。目前,人工智能遥感技术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在卫星上增加人工智能模块,相当于为卫星装上拥有数据解译能力的智能大脑;二是地面建立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智能处理遥感卫星影像。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遥感大模型,推动了多元遥感数据的提取与识别技术发展,改变...
李德仁院士曾公开宣布:目前解放军的遥感卫星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超越了过去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国,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高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送入轨道,这是遥感卫星领域最新的技术突破。这颗名为探测4号01星的遥感卫星搭载了此前从未展示过的尖端探测技术。要展现国产遥感卫星的先进程度,就一定会提到高分系列...
卫星地图(卫星图),标准称为卫星遥感图像(卫星影像)。卫星遥感是通过卫星在太空中探测地球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将这些电波信息转换、识别得到的图像,即为卫星图。作用 卫星地图,又称“卫星遥感图像”或“卫星影像”,是借助卫星向用户反馈真实的...
可千万别以为卫星遥感只能探测白天的影像,在夜晚,夜光遥感卫星就开始大显身手了。 图五 珞珈一号01星夜光遥感影像全国一张图 (来源:武汉大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 珞珈一号卫星,是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他携带了大视场、高灵敏夜光遥感相机,能捕获到夜间...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作物识别(左)和种植面积测算(右) 无论是机器学习法还是物候阈值法,最终都可以基于卫星影像获得不同作物的空间分布(图4)。根据空间分布图,我们可以计算不同作物在空间分布图中对应的像素数量,然后计算相应作物的面积,从而实现作物种植面积准确测算。 由于卫星影像覆盖范围广,理论上,...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老四:高分四号卫星 特点:同步凝视 发射时间:2015年12月29日 发射载具: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搭载了一台可见光50米/中波红外400米分辨率、大于400公里幅宽的凝视相机,采用面阵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