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孙承宗,镇守宣大的卢象升和镇守陕西的孙传庭,也曾向崇祯提出过两大良策,如果朝廷大力推广,那就有可能挽救明朝,最少不会让明朝在1644年就灭亡。可惜两大良策,都被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崇祯否定了! 一、卢象升--"因粮"策 因粮政策的关键就是粮食,明朝自从万历三大征开始,为了筹措军饷,就不断加派赋税,导致百...
首先,文章描述了天下大乱的背景,明朝内忧外患,外有满清崛起,内有农民起义横扫中原。这一时期,明朝的军队常备军已经废弛,不得不依靠将领募兵组建新军。卢象升和孙传庭这两支新军的崛起,表现出在危急时刻,有志之士依然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然而,文章也生动描绘了这两支军队的悲惨结局。尽管天雄军...
而当卢象升战死之后,又传孙传庭和洪承畴来救京师。 而此时经过孙传庭和洪承畴在潼关南园埋伏重兵,几乎剿灭了李自成(李自成从车厢谷里带18骑逃出),西安境内匪患已平。然而正是此刻将孙传庭和洪承畴全部调出,孙传庭因为和杨嗣昌和高起潜不合,竟然不让进京。而圆滑一点的洪承畴得以进京,最后官至蓟辽总督。 而孙传庭...
随着卢象升的阵亡、洪承畴在松锦降清,大明手中唯一的王牌便是孙传庭所率领的秦军,堪称最后的柱石。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孙传庭请缨担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农民军,当时高迎祥想从汉中直接经过子午谷攻击西安。 孙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
但他和卢象升之间有梁子,很深,杨嗣昌都把天雄军的军粮给断了,自然不想把功劳再分给卢象升。 但这种公报私仇的小九九,不能放在明面上。 于是他开始在调兵上有意偏重孙传庭——不仅把从河南赶来勤王的刘光祚军和左良玉军,还从高起潜那里划了五千关宁铁骑,都给了孙传庭。
在明崇祯十二年前,大明王朝虽然风雨飘摇,但仍是名将辈出!有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祖大寿、毛文龙等。其中最有名的有这四位:抵抗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的:卢象升、孙传庭;在宁远锦州抵抗满清的:孙承宗,袁崇焕。在他们之中,谁才是明末第一名将呢?1.卢象升 卢象升是天启二年进士,文人出生却胸怀韬略。1629年...
在明崇祯十二年前,大明王朝虽然风雨飘摇,但仍是名将辈出!有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祖大寿、毛文龙等。其中最有名的有这四位:抵抗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的:卢象升、孙传庭;在宁远锦州抵抗满清的:孙承宗,袁崇焕。在他们之中,谁才是明末第一名将呢? 1.卢象升 ...
悲情孙传庭 (剧照:孙传庭) 说到孙传庭,后人有一句通用的说法:“传庭死,明朝亡”,他是大明朝最后的希望。 这个希望的破灭,其实是被崇祯自己掐灭的。 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县人,和卢象升相似的是,史书上说他“性沉毅,多筹略”,是个性格内向多谋的人物。他也是在天启年间就入京为官,担任过吏部主事,魏忠贤当...
孙传庭 这是个能跟卢象升比肩,明末的帝国双壁。其第一次到陕西未及三月而全歼闯王高迎祥、令闯将李自成仅以十八骑避之商洛山。而后整顿军屯,招徕商旅、兴修水利、整修栈道。一时全陕安定,劲旅频出助朝廷收拾局面。二次入陕,在很短的时候内就为崇祯整顿出一支堪战之师,成为崇祯最后的依仗。若不是崇祯阵脚大乱...
(剧照:孙传庭) 说到孙传庭,后人有一句通用的说法:“传庭死,明朝亡”,他是大明朝最后的希望。 这个希望的破灭,其实是被崇祯自己掐灭的。 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县人,和卢象升相似的是,史书上说他“性沉毅,多筹略”,是个性格内向多谋的人物。他也是在天启年间就入京为官,担任过吏部主事,魏忠贤当权时,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