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和考博学生之间没有明确的法律关系,即没有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也是有关系的: 基于学术思想上的赏识和被赏识关系 以这个关系为出发点,可以推导出一个必由之路: 围绕博导的学术思想方向,写好《博士研究计划》,希冀获得博导的赏识 博导和读博学生之间具有明确的法律关系,这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博导是受学校...
从2020年开始,我取得博导资格,可以在复旦国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同时在复旦高研院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同专业博士后(在复旦政治学博士生的专业体系中,更适合我的专业其实是“政治哲学”,明年我会申请换到该专业)。 为招收到合适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现做如下说明: ▍作为导师,我不做什么 1. 我不会让你做关...
为何读博学生如此稀少,博导招收招收学生还会有家境门槛?并非是歧视学生,或者过于看重金钱,而是无奈之举,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业和未来着想。我国博士生延毕现象很常见,甚至有的博士生读了8、9年也难以毕业,之前不少大学就清退不少长时间难以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三四十岁,却依然在跟博士学位做斗争,博士毕业门槛很高...
博导只有一个学生报考,就稳了?。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在国内考博越来越卷的当下,考生与博导的关系就是狼多肉少,一个博导仅有一个学生报考的情况还是非常少的。除非这个博导是新晋博导,由于信息差才导致这种捡漏的情况出现。 其次,博士生的录取不只取决于申请者的数量,还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 比如: 1. 研究生...
以前的博导数量少,招生相对宽松。现在的博导是僧多粥少,一些学校在招生指标增幅不大的情况下,博导人数成倍增加,于是博导多于博士生,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状况。 1. 大牛(有头衔者)只要承担大项目,有团队,有资源,一般可以保证博士生招生指标。毕竟大牛占有人脉和资源优势 。而年轻教授想要当博导招博士,需要排队...
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带博士生,但我并不把他们当学生,我尊他们为自己的同事,尽管,他们在学校的眼中是被当成和本科生硕士生没有什么不同的学生“管理”的,有时候总觉得学校行政、老师、博士生似乎都还没有走出学生身份的“门槛”。鉴于自己在...
我的一个博士生昨天以90分的答辩成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这是我第6个毕业的博士生。 很久没有写关于学生的博文了。当博导10年,我越来越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将学生展露在我的博文里。 也许是我的成熟吧! 或者,就算是我的老去吧。从未成熟,已经老去。
不通过博导博士生可以毕业吗? 博士生要想顺利毕业,必须得到其指导教授的全面支持与认可。整个博士学习阶段,从深入研究的指导到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每一环都紧密关联着导师的作用。没有导师的参与,学生无法进行综合考试;没有导师同意和组织,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的步骤也将搁浅;至关重要的是,如果导师不给予答辩许可,不在相...
据官方资料显示,张楚廷1937年出生,是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根据湖南师范大学学校官网显示,张楚廷于1986年4月至2000年4月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 被自己带的硕博生作为论文研究对象,这也不是第一次。在知网上检索可以发现,题目中出现“张楚廷”的论文有近百篇。论文中不乏大量篇幅来描述研究对...
研究生举报导师强迫自己延毕 导师被校方暂停硕导工作调查 例如,2022年3月17日,微博上有一网友爆料称:深圳大学某学院硕士生导师胡某某强迫学生延迟毕业,违规报销,间接逼死学生,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间依然违规招收研究生。 在该爆料微博引起热议后,一名自称为爆料学生同课题组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