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校训背后故事 时光回溯到1913年,复旦大学迎来了李登辉(1872-1947)校长。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教育家,在任23年,是迄今任期最长的复旦校长。当年,他仿照世界名校惯例,为复旦定下了校训。李校长将遴选校训的目标锁定在中华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先由...
图为李登辉校长题写的校训。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大学校训的含义 复旦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复旦大学校训是在1915年校庆十周年时确立的,与“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立校精神相呼应。意思是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
一、校训 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最终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院系学科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 目前,学校拥有...
复旦校训:“博学而笃..1915年时任复旦校长李登辉从《论语》中寻得这一金句,从此与复旦结缘,绵延百年,成了复旦精神的经典概括。据说,复旦校训也可以倒着读的,可作这样念:思近而问切,志笃而学博。照样顺口,经典古雅,原旨不改。
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最终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图为马相伯题写的校训, 刊于19...
校花:白玉兰,1913年3月,春寒料峭,复旦公学刚刚从吴淞迁入上海西区徐家汇的李公祠。庭院中有数株白玉兰树,师生誉之为“花中君子”,以她为校花。1947年李登辉正式提议白玉兰为复旦校花。 2018年11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位居世界第44。 [60] 2018年中国百强大学排名第十。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乃复旦大学之校训也。此句源自《论语·子张》,由孔子之弟子子夏所述,意指广泛地学习且坚守志向,恳切地发问并深入思考当前之事。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乃中国人自主创办之高等学府。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此句作为复旦校训,...
复旦大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其命名来源于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先生的名字。马相伯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李登辉是复旦的重要建设者,相辉堂是对他俩永恒的纪念。相辉堂见证了复旦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复旦校史馆 校博馆
1915年时任复旦校长李登辉从《论语》中寻得这一金句,从此与复旦结缘,绵延百年,成了复旦精神的经典概括。据说,复旦校训也可以倒着读的,可作这样念 分享31 固原农校我为核心价...吧 青春最美丽加油 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今天的我们,应谨记他的话,放飞自己的青春,用勤劳的汗水铺就未来的...
在复旦学姐的带领下,我们经过相辉堂,怀念马相伯和李登辉先生,向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致敬。我们注视陈望道石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石碑静默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记录着陈望道先生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它让我们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