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
南锣鼓巷是一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巷,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以下是对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位置: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交道口地区中轴线东侧,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 历史沿革:南锣鼓巷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称为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
南锣鼓巷,全长786米,宽8米。此巷是元大都时的南北通道,为北京胡同的保护区。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锣锅巷。有两种说法,一认为有驼背者住此,巷以人名;一认为此巷路面中间高,两端低,形如锣锅。清乾隆十年京城全图,“锣锅”讹为“锣鼓”。以鼓楼东大街为界,其北的长巷称北锣鼓巷,其南称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但是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但是近几年,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
南锣鼓巷地区,在元朝时名为昭回坊。根据《北京地方志·南锣鼓巷》的介绍,元大都昭回坊的坊界北自鼓楼东大街,南至皇城北垣,东起交道口大街,西达地安门大街。到了明朝,以南锣鼓巷为界,东边为“昭回坊”,西边为“靖恭坊”,而南北走向的南锣鼓巷是两坊之间的分界街巷,宛如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明嘉靖年...
1、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
南锣鼓巷,作为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在元大都时期是“后市”的核心区域,东侧为昭回坊,西侧为靖恭坊,清朝时属镶黄旗,民国时期属内五区。胡同格局独特,像一条“蜈蚣”,东西排列着16条胡同:福祥胡同至前鼓楼苑胡同8条,炒豆胡同至后圆恩寺胡同8条。这些胡同的名字源于明朝,如...
南锣社区地处东城区的西面,隶属于交道口街道辖区;与圆恩寺社区居委会相临,辖区内有棉花胡同、板厂胡同、炒豆胡同、南锣鼓巷等4条胡同、2个大街,有70个大小单位,有僧格林沁府等著名景观,南锣社区是一个历史文化色彩浓郁的社区。社区文化 胡同文化简介 板厂胡同:东西走向。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历史的见证者。它起源于元大都时期,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这条长约千米的街巷,串联起南北两个世界,两侧完好地保存着元代对称分布的16条胡同格局。这一独特的地势特点——南北低、中间高,让这里被称为锣锅巷。南锣鼓巷不仅见证了北京历史的变迁,还成为了元大都遗留至今的城市形态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