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最早在室町时代(1336-1573)陆续传入日本,在江户时代中期发展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南画】并且开始流行。 虽然江户初期的狩野派和琳派画风,在南画诞生当时依旧很活跃。但池大雅和与谢芜村等画家,为寻找新的创作绘画风格,仍是以中国的文人画为基础创造出来了这个全新的表现方式,并且到明治时期依旧对画坛产生着影响。
南画 [ nán huà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nán huà ] 画派之一,亦称'南宗画',对'北宗画'而言。明代画家董其昌倡山水画'南北宗'之说,本于禅宗分'南顿'﹑'北渐'之义。'南宗画'即文人画。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成语(Idiom):南画发音(Pronunciation):nán huà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中国南方的绘画风格,特指江南地区的水墨画。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南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风格,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它以水墨为主要媒介,注重墨色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南画多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题材,注重表现...
最初的日本南画,有世界概念的“兰”,有中国原生的“南”,有日本人理解后的“南”。 江户时期的长崎港,是日本幕府进行锁国政策之后开放的唯一港口。日本南画的初意,是指此港口允许进入的所有外国绘画风格,“兰画”(Ranga)泛指以荷兰画家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绘画,不过因其在当时的日本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而被忽略。
日本南画作为日本艺术的重要一支,源于中国文人绘画,形成于日本的江户时期.其主要代表艺术家有祗园南海、 柳泽淇园、彭城百川、池大雅、与谢芜村等人。日本南画具有幽(深奥)玄(神秘)佗(清淡)寂(静谧)的审美情趣和独 特的日本风情。 一、南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日本的南画根植于中国的南宗画和文人画,因 此也...
"南画十六观"试读 ··· 一 开宗明义,先说书名。“南画十六观”,所观者为何?观画之真性也。此所谓南画者,特指中国传统文人画 。所以本书的研究重心定在:文人画的真性问题。昔读陈老莲《隐居十六观》,感其取意之深。十六幅画,十六个观照点,依次为:访庄、酿桃、浇书、醒石、喷墨、味象、漱句、杖菊...
日本南画,清新脱俗 国画家园 森宽斋 (1814-1894) 长洲(金山口县)生人 曾任京都画学校教授 1890年受命帝室技艺员 如云社创立者之一 森宽斋是日本幕末至明治时代以京都为中心较为活跃的著名画家,1890年受命成为“帝室技艺员”。 宽斋12岁开始接触圆山派画风,18岁时进入森彻山门下,并成为其养子。彻山去世后,宽...
今日发现「董巨山水·南画的开端」,旨在展现董巨山水的样貌与风格,感受南方山水的独特魅力。 董源· 起源 董源,又作董元,字达叔,江西钟陵人。他是南唐中李璟的画师,曾担任北苑副使,大约在宋朝初年(962)离世。据画史记载,董源山水人物、云龙走兽无所不能,其中以山水最为出名。沈括《梦溪笔谈》写道: ...
本书对1799 年以前传入日本的中国绘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从文人画在中国的发展和在日本的接受与转化,探讨日本南画的形成。书中把南画的最初阶段界定在1661年至1799年之间,在这一百多年中,很多新的中国艺术元素传入日本,日本艺术家以独特的立场进行拒绝和选取,巧妙转化成日本的表现样式,最终形成典型的南画,从而融入...
题名: 日本明治时期南画大家谷口藹山观瀑图 年代: 清晚期 (1851-1911) 类别: 设色(彩色) 材质: 绢本 装裱形式: 立轴 尺寸: 126 × 41 cm 售价 ¥ 2680.00 品相 八品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上书时间2022-01-01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分享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