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南渡词人”就是指它们的前半生活在北宋时期,后半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们的创作以南北宋为界。即指北宋灭亡后,由北宋逃到南宋的词人。人们习惯把宋室南渡后由北入南的词作家们称南渡词人。他们都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在北宋都有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并且都已是稍有名气的词人。靖康之变以后,他们也被迫南渡,由于...
南渡词人名词解释 南渡词人是指活动于唐代晚期南方地区的一批词人。南渡一词指他们南渡长江,以避免战乱和政治动荡。南渡词人是晚唐文坛的重要群体,他们将南方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诗词创作的传统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宴会寄托情感、抒发政治失意等为题材,以柔媚、婉转、豪放开放的风格闻名。他们在...
“南渡词人”指北宋灭亡后由北方逃到南方的词人,南渡后的词人大都词风大变,李清照是“南渡词人”的代表之一,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判断《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创作于南渡前还是南渡后,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链接资料】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在建炎(宋高宗的年号)中,为了辨明“馈壁北朝”之诬...
靖康之难后,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他们是承前启后的诗人,前承苏,后启辛弃疾及南渡诗人们的创作。南渡词人无论作品格调还是数量都远超北宋,可是影响力和知名度都远远不够。这个阶段主要指的是1127靖康...
1.2 南渡词人群 南渡词人,是由北宋渡江南下的词人,或生于北宋而入南宋后为词者 南渡词人的主要特征,是经历靖康之变与南渡之苦,词风有明显变化 辛弃疾也是由北入南的词人,但他生活的年代与靖康之变的南渡不同,在南渡词人相继离世后,南宋本土成长起的一批词风相近的词人,还有辛弃疾,称为“后南渡词人”或者“辛...
1.3南渡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章丘人。有《漱玉词》、《词论》,今存词43首 1、南渡与词风的转变 李清照前期词,即景生情、细腻自然,然而靖康之变粉碎了她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靖康二年(1127)三月,赵明诚载书南下,八月,青州兵变,李清照沦落百姓行列中,仓皇南逃,次年于建康与赵明诚会合,有诗...
他是典型南渡词人,经历“靖康之耻”,其词风接近于花间词,内容呈现出家国剧变之后文人情感世界,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不过,历史对其关注度不高,其词也受到冷视,他便是两宋之际文人吕渭老。今天,我们便来欣赏他笔下十首词,体会其词独特感与魅力,感受词人情感,相信你会喜欢。早年间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词人生活...
朱敦儒(1086——1175年),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存词约二百五十首,属南渡时期词人存词之冠,有“词俊”之称,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他在题材开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忧时愤乱与闲适生活两类词外...
一是经历了北宋"靖康之变",品尝过南渡的颠沛流离; 二是南渡后词风发生明显变化,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色彩。 “南渡词人”的创作特点 首先,由从前写一己之悲喜,上升到国家之兴亡。这种转型,是因为词人品尝了南渡的种种苦难,内心受到极大触动。最具代表性的是朱敦儒和李清照。
这首词反映了南渡词人的怀旧心情和“整整一代人的痛苦”,是名篇中的名篇。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词也是一个精品。上阕摹写洛中旧事,境界异常优美,飘飘欲仙,令人沉醉;下阕抒写从回忆中惊觉过来的创痛,半吞半吐,欲言又止,低回无限。全词写得疏畅明快,自然浑成。既简洁,又丰富;虽沉痛,却超旷。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