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国史》选择立国岭南的南汉政权,加以综合研究,试图描绘其全貌,弥补一点缺憾。当其时,在边远的五岭以南之地,刘隐、刘龚兄弟于乱世中崭露头角,建立刘氏藩镇,并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称帝,国号大越,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宋开宝四年(971年),南汉为宋攻灭,后主刘张在惆怅中被俘北上,离开了战火...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吴、前蜀、楚、南汉、吴越、闽、荆南、后蜀、南唐九个割据政权并立,加上北方的北汉政权,史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唐末五代时期,刘谦、刘隐、刘陟(刘岩)父子三人在乱世中积蓄实力,逐渐崭露头角,建立了地方政权,其中刘陟(刘岩)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在番禺称帝,...
《南汉国史》选择立国岭南的南汉政权,加以综合研究,试图描绘其全貌,弥补一点缺憾。当其时,在边远的五岭以南之地,刘隐、刘龚兄弟于乱世中崭露头角,建立刘氏藩镇,并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称帝…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简介 讨论 精华 ...
唐末,藩镇割据,战乱纷争。907年,唐将朱全忠废唐称帝,建都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不久,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登上中原历史舞台。周边还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北汉等地方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唐将刘谦和刘隐、刘岩父子三人,从封州起家,逐步统治岭南。917年,刘岩称帝,以广州为都,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南汉立国55年,971年被北宋所灭。 五代十国形势图 刘氏世系表 封州起家 刘氏一族从刘谦担任封州刺史开始在岭南地区发迹,刘隐继任封州刺史后升任至南海王,从而使刘氏一族在岭南地区...
南汉国史 陈欣《南汉国史》选择立国岭南的南汉政权,加以综合研究,试图描绘其全貌,弥补一点缺憾。当其时,在边远的五岭以南之地,刘隐、刘龚兄弟于乱世中崭露头角,建立刘氏藩镇,并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称帝,国号大越,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宋开宝四年(971年),南汉为宋攻灭,后主刘张在惆怅中被俘...
在广州大学城,有一个隐藏的宝藏,那就是南汉二陵博物馆。这个地方人少且免费,非常适合去探索一番。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南汉二陵遗址而建,其中包括德陵和康陵。德陵是南汉国烈宗刘隐的陵墓,而康陵则是高祖刘岩的陵墓。这两个陵墓在2003-2004年发掘后,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五代南汉国的标志性史迹,2006...
不知不觉,《南汉国史》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五代十国的历史终结于赵家兄弟创立的宋朝。南汉国也不得不顺应历史的潮流,画下了最后的句号。 南汉国的后主,名叫刘𬬮(chang3),原名刘继兴,是刘晟的长子。其生母不详,史学家猜测他可能并非嫡子。因为写史的习惯...
悠久的历史使广州拥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2003年发掘的南汉二陵是重要的古迹之一。南汉二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两座帝陵,包括烈宗刘隐的德陵和高祖刘岩的康陵,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今广州大学城内)。这两座帝陵的发掘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2016年,去过南京郊区的南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