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显著效益,正在进入受水区千家万户。河南宝丰,南水酿出更香的小米醋,产业兴旺、居民增收;受益于水质改善,天津的汽车玻璃厂供水量连上台阶,产能充分释放……据统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人,推动了受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南水北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当下,科技创新在实现调水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十周年,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加快构建数字孪生南水...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南水北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当下,科技创新在实现调水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十周年,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加快构建数字孪生南水北调...
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12日将迎来全面通水十周年。作为世界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十年来,在科技赋能下,工程累计调水量超76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45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未来要继续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还会遇到很多技术难题,这就需要更好、更多地发挥科技力量,让科技做中流砥柱,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成为啃“硬骨头”的先锋,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顺利推进提供永续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筑牢供水“生命线”,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坚定不移扛起保障国家水安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政治责任,加快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核心竞争...
位于河南南阳淅川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新华社发 2024年,中国科技创新步伐继续铿锵向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持续带来深刻变革,也在一定意义上重塑人们的时空观念。 在水利工程科技支撑下,南水北调工程继续发挥国家水网主骨架作用,实现跨越千里的水资源大规模高效调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100米高程全线自流至北京、天津原理 还展示了南水北调水质监测全过程 沙河管理处走进了公园 展示技术模拟实验 更吸引了一大票“老朋友”们的驻足 宝丰管理处南水北调硬核讲解 还走进了科技馆 我工程的宝藏技术真的要藏不住了! 想感受现场氛围的朋友 现在补上也来得及 (你只是落后了几千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坚定不移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文刊登于2023年2月9日《 人民政协报 》 第 6 版生态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