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认人物身份: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温州籍戏曲家,被公认为南戏集大成者,有"南戏鼻祖"之称。2. 排除错误选项:• B选项《西厢记》属于元代王实甫创作的元杂剧代表作,与南戏体系无关;• A选项《金钗记》实为明代南戏《荆钗记》的误植,属于"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一;• C选项《玉兔记》即《白兔记》,同为"荆...
南戏鼻祖 展厅:1楼 元代戏曲名家高则诚,瑞安阁巷人,因创作南戏名曲《琵琶记》而被称为“南戏鼻祖”。《琵琶记》取材于民间故事,唱词清丽,明清后独霸戏曲界,并成为昆腔演员的入门戏本。
一部《琵琶》称鼻祖 做官到五十三岁,高明终于辞职。这时,因为战火纷扰,他借住在一位叫沈明臣的朋友家里。两人的相识,可以追溯到进京考试那年。沈先生也是依靠祖业生活,不入官场。他有一个妹妹,芳名小瓯。生的秀外慧中,对戏曲十分痴迷。高明到来后,有一处专门供他读书写字的住所,就是瑞光楼。也许是为了总...
南戏鼻祖 是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人称“东嘉先生”,元代戏曲作家。被尊称为“南戏鼻祖”的高则诚,生于元末卒于明初,是瑞安市南滨街道柏树村人,他把宋代戏曲《赵贞女蔡二郎》和鼓词《琵琶记》加工改编成大型剧本《琵琶记》,使其具有反封建统治、反科举制度的鲜明主题。南戏是...
以古早味、接地气、拙朴感走进我们视野的时候,那种烙刻在我们遗传基因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瞬间被激活。瓯江澹澹,江中孤屿,经过900年的岁月沉淀,南戏依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追寻戏曲文化的根脉,“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更要传承守护好我们的南戏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担当。(朱锦华)
高则诚撰成《琵琶记》,极大地提高南戏艺术水平,“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被尊为“曲祖”,“《琵琶记》乃高则诚所作,虽出于纲领,不宜取便苟且,须从头至尾,字字句句,须要透彻唱理,方为国工。惫阄荩敖す蕖⒉潭 (按:指《西厢记...
南戏,诞生于北宋,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形式。而温州,作为南戏的故里,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温州才子高则诚的故事,探寻南戏与温州的深厚渊源。高则诚,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人称“东嘉先生”,是温州瑞安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从事文学创作。高则诚自幼聪慧,尤其擅长对...
一部《琵琶》称鼻祖 做官到五十三岁,高明终于辞职。这时,因为战火纷扰,他借住在一位叫沈明臣的朋友家里。两人的相识,可以追溯到进京考试那年。沈先生也是依靠祖业生活,不入官场。他有一个妹妹,芳名小瓯。生的秀外慧中,对戏曲十分痴迷。 高明到来...
“南戏鼻祖”高则诚的介绍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张桂梅帮助的只有女生吗?沐紫馨 2009-07-02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高则诚 生于1305年,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从小就...
瑞安市阁巷镇柏树村,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却有着700年的历史。这里曾走出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高则诚。他的作品《琵琶记》至今传颂千古,为这个小村庄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渊源。高则诚不仅在戏剧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作品还为瑞安乃至整个温州地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