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三问(即“爱国三问”)是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民族危亡之际提出的三个问题,旨在唤醒青年的家国责任。这三个问题以身份认同、情感共鸣和行动使命为内核,不仅塑造了南开的爱国精神,更成为跨越时代的青年教育命题。 一、提出背景与核心内涵 1935年,东北沦陷后华北局势危急,张伯苓在南开大学...
9月21日晚,2024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向现场师生再次发出“爱国三问”,全场高燃回应。八十九年前,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校长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百余年来,一代代南开人用心灵和行动铸就了巍巍南开精神,“爱国、公能、...
南开大学开学典礼。1935年的南开大学始业式上,张伯苓校长面对全体南开师生提出了著名的“爱国三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质朴厚重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叩响“新南开人”不负时代、勇担使命的最强音。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面向师生再次发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点燃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今更是对当代学子的有力鞭策。
青春华章丨89年后南开校长再发出爱国三问 全场爆燃回应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9月21日晚,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面向师生再次发出“爱国三问”,全场爆燃回应。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点燃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今更是对当代学子的有力鞭策。(...
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 “爱国三问” 点燃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张伯苓,原名寿春,字伯苓,18岁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此后毅然弃戎从教。他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
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时对学生的“三问”是:()。这三个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和未来之问的正确答案是要靠持续奋斗出来的。A.你是人才吗?B.你是中国人吗?
9月21日晚,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与数千师生重温“爱国三问”,全场回答斩钉截铁,热血满满。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的“爱国三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活动现场,陈雨露说:“今天就让我们重温‘爱国三问’,传承爱国...
他的历史三问至今振聋发聩 他叫张伯苓 他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 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学校 为国家培养了 包括周恩来、梅贻琦在内的大批人才 重庆解放前夕 他拒绝蒋介石赴台要求 留守大陆 1951年2月23日 张伯苓病逝于天津 今天 和《国家记忆》一起 致敬这位爱国教育家 张伯苓从小便有振兴国家的远大志向 1891...
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有“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就要求 A.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