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朱熹祖、父那辈时,从婺源迁居到福建。中国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诗人。朱熹幼年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依父友刘子羽生活,受业于...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
朱熹,这位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出生于1130年10月18日,逝世于1200年4月23日。他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而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朱熹在十九岁时便考中进士,曾担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务,以清正...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朱熹的祖、父辈时,从婺源迁居到福建。他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他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
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
朱熹的诗,妙趣横生,富含哲理,一起来看看吧!01 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写春天的诗,但朱熹写春天是赞美春回大地?还是伤春悲秋?都是不是吧。其实还有更深的想法。赏春的地方是“泗水”,可朱熹没到过“泗水”,按照朱熹年龄...
可是,南宋前期随着理学的正式形成,特别当朱熹对理学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加工,并通过广泛授徒讲学成为权威学者,以及理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官僚士大夫所接受以后,理学家及其信徒便不甘心于一般的学术研究,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更多的发言权,有的想借助参政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数人则想从中为自己找到一条入仕...
显然,朱熹辟佛的最终目的,在于他维护“周礼”的决心。历史轮回到今天看来,朱熹是宋朝思想发展史中完成融合儒释道的思想家,若将他的辟佛诠释成“反佛”或“灭佛”,则明显误解“朱子思想”本义。实际上,朱熹的辟佛思想多表现为“辟禅”,就是主张修习禅定的“禅宗”。南宋都城临安及其周边信佛者众,庙产与民...
朱熹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祖籍福建。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荡,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朱熹的理学思想应运而生,成为社会稳定和道德重建的重要力量。朱熹自幼聪慧,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在青少年时期便表现出对儒家经典的浓厚兴趣,尤其对《论语》和《孟子》有着深入的研究。成年后,他...
提到朱熹,古往今来都有很多人对其给予了评价,例如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帝就曾评价朱熹说:“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此外南宋的辛弃疾、陆游等等众所周知的词人也都对朱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再比如凤凰网在《理学大师 :朱熹》中也有着这样的评价: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