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大师原来是打算“编年以备南北”,而李延寿却以纪传体撰成《南史》、《北史》,这是后者在“追终先志”过程中的一个变化,无碍于他们共同的目的和旨趣。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情况,对于怎样读《南史》《北史》的问题就比较好理解了。二 把《南史》、《北史》作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来读。在二十五史...
唐修八史:民族大融合的重要记录 在中国古代历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晋书》《南史》《北史》,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史的修撰或重修、改撰,是在国家统一局面下由朝廷主持的大规模修史活动,其修撰所得共八部正史,占今日所见“二十四史”的三分之...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nán běi shǐ ] 《南史》与《北史》的合称。系唐·李延寿增删裁并宋、齐、梁、陈、北齐、魏、周、隋八书而成,较旧史为简净。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一蹴而就 众矢之的 咄咄逼人 引人入胜 未雨绸缪 相提并论 约法三...
把《南史》、《北史》作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来读。 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齐、梁、陈四个皇朝的历史,《北史》是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它们分别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故可视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李延寿说,他撰...
李延寿撰写的《南史》与《北史》是两部重要的通史著作,分别记载了南朝和北朝的历史。《南史》共80卷,记载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到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约170年间的历史;《北史》有100卷,记载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到隋恭帝义宁二年期间北朝的历史。两部史书在思想上强调“天下一家”的统一理念,改变...
把《南史》、《北史》作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来读。 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齐、梁、陈四个皇朝的历史,《北史》是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它们分别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故...
《南史》和《北史》都是纪传体的通史,作者李延寿。 《南史》共80卷,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载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到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约170年间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兴亡的历史。《北史》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
把《南史》、《北史》作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来读。 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宋、齐、梁、陈四个皇朝的历史,《北史》是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它们分别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故可视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李延寿说,他撰...
李延寿肯定不认识罗曼罗兰呀,但明显他挺热爱生活的,起码他对编修《南史》和《北史》这活儿可热爱着呢。他自己说过“始末修撰,有十六载”,就是说他写这两部史书可不容易,从贞观十七年到显庆四年,整整十六年呢。纸面上说是十六年,可实际上呀,那所谓的十六年,就只是李延寿创作《南史》和《北史》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