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南京邮电大学的汪联辉教授、王婷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晓东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onformal neuromorphic bioelectronics for sense digitalization的综述。该综述聚焦用于感知数字化的神经形态生物电子学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从物理信号向生化类信号神经形态感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神经形...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丁显光教授研究团队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了以“Biomimetic3D Recognition with 2D Flexible Nanoarchitectures for Ultrasensitive and VisualExtracellular Vesicle Detection”为题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封面(2022,25;94(42):14794-14800)。该团队利用二维柔性Fe3O4-MoS2纳米结构开发了一个...
南邮凝聚合力谋篇学科发展,行稳致远布局科学研究。今日,《CCTV-13新闻》报道汪联辉教授、晁洁教授和高宇副教授团队的重大突破:智能DNA纳米机器实现精准血栓治疗。#南京邮电大学 #dna纳米技术 @抖音小助手 @抖音校园 - 南京邮电大学于2024032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0.9
汪联辉,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在光电纳米材料、生物光电子学、纳米生物医学等信息材料与生命健康交叉领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近期,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团队构建了具有“联结双网络”结构的超分子离子导电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多重物理相互作用:聚乙烯醇网络中的网络内氢键作用、聚电解质网络中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两重网络之间的网络间氢键作用(图1)。相比于其他水凝...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的汪联辉教授课题组在《Theranostics》(IF=8.063)发表了题为Highly stable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noparticles for multi-responsive chemo/photothermalcombined cancer therapy的研究成果。研究者采用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emi-IPN)技...
汪联辉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光电子学、纳米生物医学、生物传感材料与器件等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杰出青年...
近期,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罗志敏教授与南京工业大学Faisal Saleem教授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报道了一种平均尺寸不到40 nm且具有从NIR-I至NIR-II宽谱带吸收的超薄PtAg纳米片,该纳米片在785 nm和1064 nm激光下展示了出色的光热光声性能,基于SH-PEG-FA修饰的PtAg纳米片在肿瘤治疗和成像方面表现出优良的特点:(...
近期,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团队构建了具有“联结双网络”结构的超分子离子导电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多重物理相互作用:聚乙烯醇网络中的网络内氢键作用、聚电解质网络中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两重网络之间的网络间氢键作用(图1)。相比于其他水凝胶,其独特的“联结双网络”结构赋予该水凝胶出色的机械性能、优异的力...
@南京邮电大学 汪联辉教授和宇文力辉副教授研究发现Cu2MoS4纳米片具有良好的类酶催化活性和近红外二区(NIR-II)光热转化性质,发展了基于Cu2MoS4纳米酶的NIR-II光热增强催化的抗菌策略,实现对耐药菌感染的高效治疗。O网页链接 O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