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研究生时代,我有幸遇到了我国航空教学的开创者黄玉珊教授,是他将我带到飞机结构设计的前沿领域,使我有机会思考三维疲劳断裂这一国际难题。我通过潜心研究,把这个问题给解了。论文在国际上发表后,被称为“郭解”、“郭理论”,为航空航天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2024年郭万林院士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最幸运的一代。你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快速创新的时代,一个全球创新的时代,一个航天科技的新时代。你们将有机会参与前沿科学研究,为国家航天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同时,作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你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更具独立性和辩论性。
从1952年南航首届学生“昨天为祖国战斗、今天为祖国学习”的豪言壮语,到2022年建校70周年发展大会上新时代南航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成为一代代南航人矢志不渝、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70余年来,南航人将“航空报国、贡献国防”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从...
17位院士、校长给出答案… 近日,我校“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评审会在明故宫校区举行。 会议由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吕建院士担任组长,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张广军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担任副组长,中国工程院贲德院士、侯晓院士、黄庆学院士、夏长亮院士、涂善东院士、向锦武院士,中国科学院赵淳生院士、朱荻院士...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谈到为什么能取得众多科研成果的时候,赵淳生院士认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一颗爱国的心。 胸怀报国情 超声电机是一种新型微特电机,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超声振动和摩擦耦合来转换能量。超声电机于20世纪90...
“人民科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叶培建院士:2030年前,中国或将实现载人登月 “看到返回舱安全落地,我的心放下来了。”4月16日上午9:56,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稳稳落地。77岁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
“亲爱的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体师生,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福。”郭万林院士的声音温暖而有力,瞬间拉近了与新生们的距离,“今天,你们站在了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上,即将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请相信,这段旅程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郭院士深知,...
校长单忠德院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近四个月没有与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我非常想念、挂念大家! 建功新时代,奔跑向未来。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南航建校70周年之际,在这个梦想绽放的美好时节,我们在此隆重举行202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十六位两院院士,他们是该校杰出校友的杰出代表。学校培养的院士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吴光辉院士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校友,他于1977年毕业于南航。作为C919大型客机的总设计师,他在航空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吴光辉院士获得过多项重要奖项,包括国家科技...
不仅在国内使用 还要进一步做到国际上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用奋斗守护梦想 用坚持守望未来 一起向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我校赵淳生院士致敬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品丨晓南晓航工作室 素材来源丨公众号新华网、校科协、航空学院等 责任编辑丨王伟、赵燕喃 值班编辑丨商翊、柯龙婕旻 审核丨王晖、许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