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题目解说】 一、解题: 这是一首宋词,“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提问:考虑一下题目应该怎样断句? 预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追问:为什么这样断句? 预设:“京口北固亭”是地名,“登”,是登上,登临,“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第 3 篇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翻开中国的文学史, 说到唐朝, 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唐代的“诗”那末说到宋朝呢?对,是宋朝的词。在宋朝有一位大词人,他叫辛弃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辛弃疾的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好,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词来走近南宋这...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怀念古代英雄,感慨时光荏苒,壮志难酬的情感。全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个人抱负的未实现。诗中融合了浓郁的历史情怀和深沉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教学目标: 1. 以旧带新,明词人复杂情感; 2. 以“ 情” 为导,掌握词作精彩手法; 3. 结合经历,探究人物时代悲喜色彩。 教学方法:以旧带新法,矛盾冲突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明情感 1. 之前我们学过辛弃疾哪首词作,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明确:《为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词的基本阅读技巧,并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这首词的意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
选做: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片写景: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怀古: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被派到镇江做知府时,他登临京口(即镇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整体把握】 简要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即景抒情(...
2.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赏析过宋词中豪放一派苏轼的词风,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让我走近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来看看同为豪放派,他的词风和苏轼有什么不同? (2)识人知境 自由说说对辛弃疾的了解和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 1.辛弃疾(1140...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2、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 教学重点: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课时数...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课题 23.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及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