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口的第二功能。P3口的功能和驱动能力;P3口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可以作为单片机系统的第二功能的输入和输出。P3口可以驱动4个标准的TTL负载电路 初学者可能对P3口的第二功能的用法有些疑惑,在他们看: 第二功能和原功能之间要有一个切换的过程,或者说要有一条指令,事实上,各端口的第二功能完全是自动的,...
P1口(P1.0~P1.7):一组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可驱动4个TTL门电路。 P2口(P2.0~P2.7/A8~A15):一组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可驱动4个TTL门电路。当访问片外存储器时,用作高8位地址总线。 P3口(P3.0~P3.7):一组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P3口的每一引脚同时还具有...
答: 80C51 单片机各口均由接口锁存器、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组成,但是 结构存在差异:P0、P1 口有转换开关 MUX,P2、P3 口没有;P1~P3 口都有上 来电阻,但是P0没有。 4个 I/O 口的使用特点: (1) 、P0: P0 口是一个多功能的8位口,可按字节访问也可以按位访问。 用做通用的 I/O 口,相当于一个...
一、P0口:真正的双向口,输出锁存,输入缓冲,输入前要先置1(KEIL包含的头文件已经有动作了,如果用汇编,要人工置1),输出为漏极开路,输出一般都要上拉电阻。输入为高阻态,能驱动8个TTL负载。当有片外存储器时,作数据线使用。二、P1口:最简单的口,输入也要先置1,无高阻态,只能是输出...
一、P0口:这是一个真正的双向I/O口,具备输出锁存和输入缓冲功能。在使用前,需要先将输入端置为高电平。该口输出为漏极开路形式,因此输出时需要连接上拉电阻。在输入模式下,呈高阻状态,能够驱动8个TTL负载。当片外存储器被使用时,P0口作为数据总线。二、P1口: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I/O口,...
P3口为双功能口,当P3口作为通用I/O口使用时,它为静态准双向口,且每位都可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口,其工作原理同P1口类似;当处于第二功能时,锁存器输出1,通过第二输出功能线输出特定的第二功能信号,在输入方面,既可以通过缓冲器读入引脚信号,也可以通过第二输入功能读入片内的特定第二功能信号。反馈...
P0口既可以作为通用的I/O接口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也可以作为单片机系统的地址/数据线使用。执行输出功能时,外部必须接上拉电阻(一般10kΩ即可)。 P1口一般的I/O接口使用时。 P2口既可作为通用的I/O接口使用,也可作为地址总线使用。 P3口作为一般的I/O接口;作为第二功能口使用时,提供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2个...
答:MCS-51单片机有P0、P1、P2、P3四个双向的8位并行I/O口,每个端口可以按字节输入或输出,每一条I/O线也可以单独用作输入或输出(即按位进行输入或输出)。每个端口都是由一个锁存器(即特殊功能寄存器P0~P3),一个输出驱动器和两个(P3口为3个)输入缓冲器组成。并行I/O口作输出时数据可以锁存,作输入时数据...
写出8051单片机4个并行接口P0口、P1口、P2口和P3口各自的功能(5分)P12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P0口,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P1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P2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P3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答案】:在并行扩展外存储器或I/O口情况下,P0口用于低8位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分时传送),P2口用于高8位地址总线,P3口常用于第二功能,用户能使用的I/O口只有P1口和未用作为第二功能的部分P3口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