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子贱“鸣琴而治”与巫马施“事必躬亲”,两位邑宰虽然方法不同,却同样政声极佳,给当地百姓留下很好的印象,为了凭吊、怀念贤者,就在宓子贱弹琴的高地修筑一座凸台,称作“琴台”,后世亦称此处为“子贱台”或“单父台”。 时光荏苒,转眼千年,已是大唐盛世。春秋时代的单父台,经历风雨飘摇,已经倾颓。 唐玄宗时,有...
李白“赐金放还”,路过东都洛阳时与杜甫不期而遇,二人行至汴州(开封)遇高适。三人遂受单父尉陶沔、单父主簿族弟李凝盛邀,来到单父。陶沔重修后的琴台,前方后圆,形似半月,故又名“半月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杜甫、高适、陶沔共登琴台,吟咏唱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在《登单父陶少...
步兵持酒榼,单父下琴台。朗读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欧大任的《十二月一日同顾光禄叔潜过李明府于美得台字》拼音和注音 bù bīng chí jiǔ kē , dān fù xià qín tái 。 小提示:"步兵持酒榼,单父下琴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
琴台,位于今“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塔址处。古时为纪念单父贤宰宓子贱(fú zǐ jiàn)“鸣琴而治”所筑,前方后圆。清刘邃(suì)轩《寓怀琐言》中说:“登琴台,北接仙桥,南瞻归帆,西通栖霞,东望幵山。”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多次登上此台,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据载,春秋时期孔子高才弟子宓子贱做单父宰期间,任贤用能,爱民如子,鸣琴而治,为政三年,单父大治。继任巫马施,披星戴月,事必亲到,也很有政绩。后人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高台,即琴台。唐朝玄宗时,单父尉陶沔于护城堤上的琴台东侧建二贤祠,以纪念宓巫二位先贤。后来修建幵山公园时特意又修了一座二贤亭。朱叔康...
出自宋代张方平《秋过琴台怀古》 周道积衰礼义坏,夫子咏歌沂泗滨。宓君不齐宰单父,独推深诚仁此民。弹琴燕坐澹无事,人不忍欺风化淳。流光逝水二千年,我税征鞍来盘桓。满屋清风气象古,绕台宿楚霜华寒。缅怀德音竟谁嗣,挥酒洒空独长叹。安得长官尽恺悌,编氓父子聊相欢。作者...
宓子贱“鸣琴而治”与巫马施“事必躬亲”,两位邑宰虽然方法不同,却同样政声极佳,给当地百姓留下很好的印象,为了凭吊、怀念贤者,就在宓子贱弹琴的高地修筑一座凸台,称作“琴台”,后世亦称此处为“子贱台”或“单父台”。 时光荏苒,转眼千年,已是大唐盛世。春秋时代的单父台,经历风雨飘摇,已经倾颓。
宓子贱“鸣琴而治”与巫马施“事必躬亲”,两位邑宰虽然方法不同,却同样政声极佳,给当地百姓留下很好的印象,为了凭吊、怀念贤者,就在宓子贱弹琴的高地修筑一座凸台,称作“琴台”,后世亦称此处为“子贱台”或“单父台”。 时光荏苒,转眼千年,已是大唐盛世。春秋时代的单父台,经历风雨飘摇,已经倾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