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位与单原子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单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吸附自由能,促进电荷的分离和转移来达到催化性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活性的提高上。例如,金属中心周围的空位降低了物质的吸附自由能,阻碍了金属中心的溶解,优化了电子结构,提高了活性中心的利用率;原子和空位分别充当空穴受体和电子受体,协同促进电荷的分...
最近的一项研究证明,如果单个金属原子能够在载体上达到超高的表面密度(每平方纳米>5个原子,原子间距离<0.5nm),则可以大大提高催化材料的整体催化活性,这是由于相邻原子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包括协同电子相互作用和连续位点整体效应)(超高密度单原子催化剂(UHD-SACs)(或称为原子泡沫催化剂(AFCs))【2】。 图1超高密度...
最近的一项研究证明,如果单个金属原子能够在载体上达到超高的表面密度(每平方纳米>5个原子,原子间距离<0.5nm),则可以大大提高催化材料的整体催化活性,这是由于相邻原子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包括协同电子相互作用和连续位点整体效应)(超高密度...
在析氢反应(HER)的研究中,作者发现不同的单原子电催化剂,尽管都具有有利的氢吸附自由能,但其电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能垒却有可能显著不同,这主要归因于单原子电催化剂界面上水环境与吸附氢中间体之间电荷-偶极相互作用差异。作者对比了H吸附能自由能相近的Cr1N4/C和RhN4/C单原子催化剂,发现二者的反应路径具有...
01【导读】单原子催化剂(SACs)由于其独特的原子结构、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和卓越的催化性能而引起了极大的研究兴趣。在 SACs 中,碳负载的 SACs 因其易于控制的碳底物性质(例如可调节的形态、有序的孔隙率和丰富的锚定位点)而被广泛研究。碳载SACs的电化学性能与碳底物的
自张涛院士等人在2011年提出“单原子催化剂”(SACs)【1】的概念以来,设计在不同载体上的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热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多相催化。为了满足大规模反应体系的需要,稳定载体表面的全孤立(或局部金属键合)金属原子形成超高表面密度的活性中心,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原子多相催化剂的工业潜力非常重...
自张涛院士等人在2011年提出“单原子催化剂”(SACs)【1】的概念以来,设计在不同载体上的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热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多相催化。为了满足大规模反应体系的需要,稳定载体表面的全孤立(或局部金属键合)金属原子形成超高表面密度的活性中心,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原子多相催化剂的工业潜力非常重...
单原子合金 saa催化剂综述单原子合金(SAA)催化剂综述是指对以单原子作为活性位点,分布在合金表面的催化剂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其独特的催化性能、反应机理和应用前景。©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大量的原位表征研究致力于揭示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催化机理,为其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相关研究相对有限,但是SACs在长期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样重要,这也是其在燃料电池和水电解槽等实际能源应用中的先决条件。最近,关于SACs稳定性损失和SACs再生的...
自张涛院士等人在2011年提出“单原子催化剂”(SACs)【1】的概念以来,设计在不同载体上的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热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多相催化。为了满足大规模反应体系的需要,稳定载体表面的全孤立(或局部金属键合)金属原子形成超高表面密度的活性中心,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原子多相催化剂的工业潜力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