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办大学士为中国清朝官制之一,品等为从一品。1659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其内阁设大学士与协办大学士。在协办大学士方面,满人与汉人各两名。清人雅称协办大学士为中堂,而李鸿章于同治七年获授协办大学士,故时人多称之为“李中堂”。越南阮朝模仿清朝的官制,亦设有协办大学士的官职。1864年...
协办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为中国清代职官之一,品级为从一品。1658年,清政府将文馆与内三院统一且更名为内阁,后经反复,1670年再次改内三院为内阁。雍正年间,在内阁大学士之外,设“额外大学士”、“协理大学士”,乾隆年间设协办大学士,满人与汉人各两名,成为定制。
协办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在名义地位上,协办大学士略高一筹,毕竟是内阁的副手,有优先晋升大学士的机会。但从实际权力上看,六部尚书,尤其是吏部、户部尚书,往往碾压协办大学士。清朝官场就是这么个看兼职、看部门、看资源的复杂体系,谁手里有权,谁就是真正的大佬,头衔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清代文官职场鄙视链: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的排名暗战 聊到清朝的文官体系,有一点必须承认——等级是个绕不开的坑。虽说协办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都是名义上的“从一品”大员,但真要论个高低贵贱,这仨可走的不是一个赛道,地位差距说出来都能让人唏嘘。今天咱们就搞清楚,这三位清代职场大咖,到底谁...
这样一来就不好对比了,如果说尚书兼任军机大臣,而协办大学士未兼任军机大臣,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显然前者的权力更大、地位更高。所以要客观地论证协办大学士与尚书的地位,就要设定一个同等的条件,即在不兼任军机大臣的情况下来进行比较。从晋升的程序来看,凡大学士出缺,例从协办大学士、各部尚书、左都御史中...
协办大学士是清代官职体系中的一种职位,它属于内阁官员之一。在清代,协办大学士的品级为从一品,与六部尚书相同。协办大学士的设立与清代官制的发展和内阁权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根据最新的参考资料,协办大学士原本是作为一个“非正宗”的大学士职位,由皇帝特设来主持内阁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阁权力的弱化和军...
这么着就不好作比较了。要是尚书还兼任着军机大臣,可协办大学士没兼任军机大臣呢,这种情况下,那显然尚书权力更大、地位更高呗。那么要是客观地去论证协办大学士和尚书的地位呢,就得设定一个相同的条件,就是在不兼任军机大臣的情况下作比较。就晋升的流程来讲呢,只要大学士的职位空出来了,按照惯例,就得...
戴鸿慈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官至礼部尚书、法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正一品官阶,是清末一品重臣,是清朝二百多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戴鸿慈十五岁为补县廪生,二十岁为同治癸酉科拔贡、联捷解元。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鸿慈的试卷批语为:“大雅从容,馨澈铃圆,金和玉节,声...
这样一来就不容易进行比较了。在尚书兼任军机大臣的情况下,与协办大学士未兼任军机大臣相比,显然前者的权力更为重要、地位更加显赫。因此,为了客观地探讨协办大学士和尚书的地位,需要确立一个相同的标准,即在不兼任军机大臣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就晋升程序而言,一旦大学士职位出现空缺,通常会从协办大学士、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