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苍茫自咏诗——明·王履《华山图册》 1 山外故宫博物院《华山图册》是明初秦王府良医王履于洪武十六年(1383)七月游历华山后所创作,共计40幅(29幅藏于故宫博物院,11幅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册描绘华山险拔秀异的景色,构图大多采用近景和中景,同时又注意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近山参天,远山逶迤,虽然图不盈尺,却表...
王履笔下的《华山图册》以其精妙的构图、独特的笔墨技巧、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 王履在《华山图序》中提出了“我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绘画理论,强调师法自然的重要性。这种理论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继承南宋马远、夏圭等前辈画家技法的基础上,结合...
图册共40幅,每幅一景,每景均有精妙的描绘。如《上方峰图》的地势险扼、《苍龙岭顶图》的云霭缭绕等,都生动地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此外,图册中还包含了王履的自作记、跋、诗叙、图叙等文字内容,共计66幅,合成一册。王履在《华山图序》中提出了“我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绘画理论,强调师法自...
《华山图册》是明初秦王府良医王履于洪武十六年(1383)七月游历华山后所创作,共计40幅(29幅藏于故宫博物院,11幅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册描绘华山险拔秀异的景色,构图大多采用近景和中景,同时又注意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近山参天,远山逶迤,虽然图不盈尺,却表现出深邃雄伟的气势。这种布局既吸收了马远、夏珪山水“以小...
华山图册(其十二) 明代 王履 华山图册(其十三) 明代 王履 华山图册(其十四) 明代 王履 【华山图序原文】且夫山之为山也,不一其状:大而高焉嵩,小而高焉岑,狭而高焉峦,卑而大焉扈,锐而高焉峤,小而从焉岿,形如堂焉密,两向焉嵚,陬隅高焉岊,上大下小焉 ,边焉崖,崖之高焉不岩,上秀焉峰,此皆常...
《华山图册》是明初秦王府良医王履于洪武十六年(1383)七月游历华山后所创作,共计40幅(29幅藏于故宫博物院,11幅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册描绘华山险拔秀异的景色,构图大多采用近景和中景,同时又注意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近山参天,远山逶迤,虽然图不盈尺,却表现出深邃雄伟的气势。这种布局既吸收了马远、夏珪山水“以小...
王履是由元入明的山水画家,也是山水画经历宋元大发展后进入明朝的第一位重要的画家。遗憾的是,有关王履,在历代的画史和画学著述中皆一笔带过,难以了解其人真况。不过他留下了一组《华山图册》,画风独特险奇,令人赞叹!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50岁的王履到华山游历,...
《华山图册》是明初秦王府良医王履于洪武十六年(1383)七月游历华山后所创作,共计40幅(29幅藏于故宫博物院,11幅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册描绘华山险拔秀异的景色,构图大多采用近景和中景,同时又注意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近山参天,远山逶迤,虽然图不盈尺,却表现出深邃雄伟的气势。这种布局既吸收了马远、夏珪山水“以小...
《华山图册》是王履采药关陕,游历华山后,经过多年的苦心构思和惨淡经营所创作的。全册共66帧正页,计图40幅,另作记8帧、111首诗加自跋14帧,“游华山图记诗叙”1帧,“重为华山图序”2帧,“画楷叙”1帧。此图册页绘华岳诸峰奇景,真实而又全面地再现了西岳华山“秀拔之神、雄特之观”的自然变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