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毛蕨,中药材名。本品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名:Cyclosorus parasiticus(L.)Farw.[Polypodium parasiticum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感冒;痢疾。来源 本品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名:Cyclosorus parasiticus(L.)Farw.[...
华南毛蕨 [鳞毛蕨科] [鳞毛蕨属] 拉丁名:Cyclosrus parasiticus别名: 产地分布: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湖南。 形态特征: 根状茎横走,连同叶柄基部有深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约40厘米,深禾秆色,略有柔毛;叶片革质,矩圆状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13-20厘米,二回羽裂。 生长...
华南毛蕨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 (L.) Farwell.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晒干。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附件、台湾、湖南等地。 中药名称华南毛蕨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冷蕨棵、大风寒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科金星蕨科 分布区域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附件、台湾、湖 ...
海南草木探秘:华南毛蕨的多样特征与生存环境 【物种保护】濒危等级(中国):无危(LC) [依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生活型】蕨类。【形态特征】植株高达70厘米。根茎横走,连同叶柄基部被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40厘米,深禾秆色,基部有1-2柔毛;叶片长约35厘米,长尾披针形,...
华南鳞毛蕨(Dryopteris tenuicula Matthew et Christ)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根状茎横走,连同叶柄基部有深棕色披针形鳞片。生于密林下或溪边湿地,海拔100-720米处。性喜温暖潮湿。分布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40-50厘米。根状茎斜升,连同残存叶柄粗约2-2.5厘米,叶簇生...
华南毛蕨(学名:Cyclosorus parasiticus)为金星蕨科毛蕨属下的一个种,生山谷密林下或溪边湿地,植株高达7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4毫米,连同叶柄基部有深棕色披针形鳞片。 5 本词条无参考资料,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她烈5个金币。 基本信息 别名 密毛毛蕨 ...
属毛蕨属 植物形态 植株高达7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4毫米,连同叶柄基部有深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40厘米,粗约2毫米,深禾秆色,基部以上偶有一二柔毛;叶片长35厘米,长圆披针形,先端羽裂,尾状渐尖头,基部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2-16对,无柄,顶部略向上弯弓或斜展,中部以下的对生,相距2-3厘米...
华南毛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拼音名】Huá Nán Máo Jué 【英文名】Parasitic Cyclosorus 【别名】冷蕨棵、大风寒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parasiticus(L.)Farw.[Polypodium parasiticum L.]...
🌿 华南毛蕨生长迅速,株形优美,适合室内盆栽或室外观赏。它的全草具有药用价值,被认为有清热除湿的功效,也可用于治疗风湿筋骨痛和风寒感冒。与许多植物不同,华南毛蕨还未进化到花果的有性繁殖阶段,它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直接萌发形成新的植物个体,其子代的基因型与亲本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