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的前身是1941年1月成立的中共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1944年9月改称城工部;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1948年5月,晋冀鲁豫中央局与晋察冀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原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改称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位于河北泊头的旧址是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1948...
关于这段历史,最常见的说法是,这份情报是华北社会部打入华北“剿总”文印室的地下党员刘光国、华北城工部打入《益世报》任采访部主任的地下党员刘时平、石家庄情报组织这3个渠道获取的。然而,从有关史料看,华北城工部系统除了广为人知的刘时平渠道外,专司敌军工作的王甦从北平联勤第五补给区(负责傅作义部后...
他几赴京津和华北城工部其他驻地,采访亲历者和知情人,参阅十几部相关书籍,最终完成洋洋洒洒40万字的《城工部在泊头》。 他说:“在北京采访方亭时,老人已90高龄,满面沧桑。她拿出在华北城工部工作时的照片。那时,她19岁,风华正茂。接过照片的瞬间,忽然感到,...
“华北城工部是中共中央的一个工作部门,从1941年1月成立,到1948年12月撤销,先后五易其名,转移了13个驻地。城工部泊头旧址是城工部的最后一个驻地,也是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旧址。” 时光回溯到1948年,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驻扎在沧县韩郑庄、高庄子、沧县火车站的晋察冀中央局城工...
一直以来,沧州人对华北城工部的认识,还仅限于泊头。其实,它成立于1941年,先后五易其名、13次变更工作驻地。泊头是最后一个工作驻地,也是领导城市工作极大发展和工作成就最为卓越的时期。 经过3年努力,泊头文史学者范凤池几上京津,多番寻找亲历者、知情人,为华北城工部丰富了肌理和血肉,让这段历史更清晰、更有...
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市工作部,是统一指挥平津两地隐蔽斗争的领率机关,其前身系1941年春成立的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后为因应形势变化而5度改组、13次迁址。1948年12月平津战役胜利在即,华北城工部所属人员分别编入新成立的北平、天津两市委。至此,在艰苦卓绝中暗战了8年的华北城工部卓越完成了历史使命,昂...
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市工作部旧址是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1948年2月至12月的驻地。1941年1月至1948年12月,城工部共转移13个驻地,1948年2月从沧县城西庄迁至泊头,泊头旧址是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处,也是最后一处驻地。旧址现坐落于泊头市解放西路解放桥西南侧,坐北朝南,东西长46米、南北宽20米,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建筑面...
“华北城工部是中共中央的一个工作部门,从1941年1月成立,到1948年12月撤销,先后五易其名,转移了13个驻地。城工部泊头旧址是城工部的最后一个驻地,也是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旧址。” 时光回溯到1948年,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驻扎在沧县韩郑庄、高庄子、沧县火车站的晋察冀中央局城工...
城市工作部,简称城工部,是党的工作部门,领导敌占城市地下斗争。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工部的前身,成立于1941年1月的中共晋察冀分局的城市工作委员会;1944年9月改名为城工部;1945年抗战胜利后,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成立(1945年9月至1946年10月为北平市委,1946年10月后,仍为城工部);194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