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密禅师不仅深入研习华严教义,还广开法筵,度化众生。他著有《圆觉经疏钞》等著作,对华严宗和禅宗的教义进行了融合和发挥。 此外,华严宗的历史上还有许多高僧大德,他们共同推动了华严宗的发展和繁荣。这些祖师们以慈悲为怀,以智慧为灯,照亮了众生的修行之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进一步查阅佛教经典或相...
华严宗的祖师大德 作为华严宗的发祥地,华严寺在历史上高僧辈出,多数皆为皇帝下诏敕住,从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产生出巨大影响的高僧来看,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五祖”,还有善无畏三藏、一行大师等: 初祖 杜顺和尚 二祖 智俨大师 三祖 贤首国师 四祖 清凉国师 五祖...
华严宗,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祖庭是西安华严寺。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即法顺)为初祖。华严主要教理...
本如法师,华严宗第四十代祖师。五台山期间,任东台和北台主持,晚年长期居住在华严洞并任主持,2005年1月5日(农历甲申年腊月初六),在上方山华严洞圆寂,世寿八十一,坐化三年后肉身贴金,是我国华北地区近代第一尊肉身佛。法师年谱 ◆1961年,出家。◆1978年,前往五台山增戒。◆1981年,上五台山东台顶,入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华严旨归 华严纲目 华严玄义章 华严三昧观 华严妄尽还原观 华严义海百门 华严发菩提心章 华严金狮子章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梵纲经疏 密严经疏 大乘起信论疏 (4) 澄观(清凉国师)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后人推为华严宗四祖。
华严宗的“中兴教主”——宋代名僧净源大师(1001—1088)。北宋年间,朝鲜半岛的高丽国“重僧归佛”,一些僧人被尊为国师与王师。公元1085年,出家为僧的高丽国王子义天国师,涉险渡海来我国谒师求法。他所拜谒的法师,就是宋代名僧净源法师。义天国师来华前即与净源法师通信往来,来华后随其研修华严宗。回国两年后...
华严宗依华严经义而立宗,倡导华严法界缘起无碍法门,从唐创立以来,历代祖师大德辈出,于诸宗都有深远影响,以时间先后,列十个代表人物。1、帝心杜顺(557-640)本名法顺,德行深厚,多有异谤,契悟华严,著有《华严五教止观》、《法界观门》等,创立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 含容之法界三观,为华严宗...
清凉国师是华严宗的祖师,著过《华严疏钞》的。他所展开的境界也常常跟净土法门相关,尤其他点出来卢舍那佛就是阿弥陀佛,一下子华藏世界和极乐世界,卢舍那佛是毗卢遮那的报身佛,如果卢舍那就是阿弥陀佛的话,那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的一个化身了。 ...
华严宗祖师杜顺和尚的悬赋颂:世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情。尊重万物就是自尊;爱护万物就是自爱。善恶是因,苦乐是果,一切因皆有果报。北野武曾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大自然的警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