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原文 李时珍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原文为:“半夏半升(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的经典方剂。
很多学者提到半夏泻心汤这一大类方都是寒热错杂,个人觉得把半夏泻心汤,包括甘草泻心汤,看作是湿热蕴结中焦可能比寒热错杂更恰当一点。 再看伴随症状。很多情况下,半夏泻心汤除了治疗胃肠疾病,还可以治疗很多其他疾病,比如失眠、头痛。 病人往往是以胃肠不适为主诉,这...
半夏泻心汤原文 2020-03-27 收听量:36080"《伤寒论》中记载:“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
[原文]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8.28】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2024-05-22 12:03:05中医师王书甲湖南 0:00/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中医师王书甲 228粉丝王书甲四代中医师临床31年精于子宫腺肌症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以及男科儿科. 00:45”子宫腺肌症成功怀孕后 如何正确安胎“#长沙中医王书甲 ...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这个机理是怎么回事儿呢?本来是柴胡汤证,误用了下法,导致邪气乘“...
哲学的魅力,在于所讨论的问题的根本性和解决问题的开创性思路,我会以此为标准认真讲哲学史上公认最具重要... 轻知识 10月前 1379观看 01:35 傅佩荣:哲学千万别这样读,不是害自己吗?一般人读这三本就够了 轻知识 7月前 3411观看 02:15 人生的第一本哲学书《也许你可以这么想》,让哲学走进日常生活 轻知识...
1伤寒五六日,柴胡证而误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误下,但柴胡证仍在,未坏则不为逆。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误下,表阳不解而经热内陷,肺气上逆,气不化津,胸膈壅塞不利,而为结胸,大陷胸汤泻之。 若但胸满而不痛者,此为误下胃逆,火气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