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半夏(汤洗去滑,焙干)3两,芎藭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人参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杏仁3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研)。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
半夏泻心汤,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歌诀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
半夏泻心汤既用寒药,又用温药,还用补药,病机是寒、热、虚;寒、热、虚病变主次不同则用量不同,若以热为主可加大黄连、黄芩用量,以寒为主可加大干姜、半夏用量,以虚为主可加大人参、大枣、甘草用量,以此调整用量而主治不同病证。 张仲景论半夏泻心汤主治心下痞而不痛,结合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更能主治心下...
半夏厚朴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
【处方】 半夏(汤洗)、茯苓,各三钱。 【功效与作用】 治伤寒膈间有寒痰。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金匮要略》卷中:大半夏汤 【处方】 半夏9克(洗,完用)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
《备急千金要方》半夏汤 治逆气心中烦闷,气满呕吐气上方(一名小茯苓汤)。 半夏(一升)生姜(一斤) 茯苓桂心(各五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气加甘草二两。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半夏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电子书中医古籍txt电子书 ...
参苏半夏汤 咳嗽痰涎,咽膈不利,喘满,气不宣通。参苏半夏汤 药物组成: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木香1两,五味子2两,桑白皮(炒)2两,陈皮(去白)2两,白术2两,紫苏叶2两,半夏(生姜制)2两。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半,生姜10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加味茯苓半夏汤用于治妊妇恶阻。处方来源 《会约》卷十四。药物组成 陈皮(去白)1钱,半夏2钱(姜炒,则不动胎,为健脾化痰主药),茯苓3钱,甘草(炙)1钱,砂仁(炒研)8分,白术钱半。药物加减 若瘦人兼热,加麦冬、竹茹;或脉滑数之甚,加黄芩。《普济方》卷三八七 方剂名称:加味半夏茯苓汤 处方...
《外台》:半夏十味汤 【处方】半夏5两(熊州者,汤洗去滑,汁尽),干姜3两,吴茱萸2两,桂心1两,白术3两,细辛3两,柴胡3两,牡丹皮3两,大黄5两,芒硝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芦根等8味饮子饮之,诸状不歇,渐不下食,心腹结硬,不得手近,有时触着,痛不可忍,既是热病,体气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