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名篇《千金赋》是明末清初风水名师刘若谷的传世之作,其言简意赅,切中本质,是寻龙点穴峦头风水的上乘之作,为近代研究风水的重要作品。如能细细参悟,加上明师上山指点,必能达到寻龙点穴的最高境界。为使读者更好理解,特将本文用白话解译: 常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师所秘而不宣。 我(...
上山寻龙点穴,关键在融会贯通,目巧心灵。熟练掌握、背诵地理《千金赋》,寻龙点穴时,才会了然胸中,得心应手。领悟了寻龙点穴的妙诀,实践时候就会发现妙用无穷。地理峦头风水的奥妙,全部集中在此文种中。地理的变化之道,也就全部悟透了。
刘若谷,明末清初人,峦头派地理名家,所著《千金赋》中提及的寻龙、点穴之诀亦有参考价值,见下文:首识寻龙之法,次明结作之情,详究点穴之方,细看砂水之意。 注解:寻龙点穴的四个关键,第一要掌握寻龙正确的方法,第二要明白什么样的地形才能结穴,第三要讲究点穴的关键,第四还要能分辨砂、水的类型...
风水名篇《千金赋》是明末清初风水名师刘若谷的传世之作,其言简意赅,切中本质,是寻龙点穴峦头风水的上乘之作,为近代研究风水的重要作品。如能细细参悟,加上明师上山指点,必能达到寻龙点穴的最高境界。 《地理千金赋》刘若谷 尝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故前师秘而不宣。 失其旨者,节节皆差;得其诀者...
陈益峰:地理《千金赋》全文白话注解(刘若谷版本) 注解/陈益峰 刘若谷,明末清初人,峦头派地理名家,广东肇庆府阳春县三甲堡龙湾寨。刘若谷死后葬于三甲镇附近的一个小山丘,喝形为“上水獭”,至今他的坟墓还在。 据传刘若谷与当时广东高州知府戴锡伦同朝为官,两人也是难得的知己好友,且共同痴迷地理风水,深得峦头风水真髓...
当时地理界有两个【刘若谷】,分别是【江西】的刘若谷和【广东 阳春】的刘若谷,此【千金赋】应是【阳春】刘若谷所留。 5楼2013-10-24 16:01 收起回复 渔翁得鲤新浪 富有美誉 9 该地理赋尚有其他大同小异的不同版本,实是阳春刘若谷所写。阳春刘若谷曾上江西学艺。。。 6楼2013-10-24 22:30 收起回复 叫...
刘若谷《千金赋》 千金赋 ---刘若谷 尝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师所秘而不宣。 失其旨者、节节皆差。得其诀者、处处是道。 首识寻龙之法。次明结作之情。详究点穴之方。细看砂水之意。 偃蹇剥换者、乃变化之机。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准。
刘若谷先生著作《千金赋》浅解续集 - 凌振杰\:①、。。/∴卜。。/:\于2022060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31.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刘若谷先生,是中国地理风水的著名大师,生于明末清初。他的著作《千金赋》言简意深,理论全面中肯,是研究风水地理必读之作。为使读者更好理解,特将本文用白话解译: (1)常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师所秘而不宣。 我(刘若谷)常常细想,地理风水是非常奥妙的,福地为谁所属,天地注定。如果祖上有阴功积...
刘若谷《千金赋》之寻龙点穴之诀 中国地形千变万化,太行巍巍、泰山独耸、闽赣丘陵、两广连绵。地理之道奥妙无穷,地理形势变化多端,杨公曾说:一山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如果没有掌握寻龙点穴的真功夫,很难寻到宝地。 刘若谷,明末清初人,峦头派地理名家,所著《千金赋》中提及的寻龙、点穴之诀亦有参考价值,见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