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节宴李隆基〔唐代〕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完善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
千秋节宴唐代:李隆基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
千秋节宴千秋节宴朗读 出自唐代:李隆基的诗词 拼 原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千秋节宴原文及翻译赏析 千秋节宴注释 【千秋节】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説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至天宝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炤及百寮,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按,玄宗生于八月初五。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歌吹千秋节,...
标题 千秋节宴 作者 李隆基 年代 唐 内容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注释 【注释】: ...
《千秋节宴》古诗_作者李隆基_古诗千秋节宴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歌舞不停,杂技众多,接连不断,特别喜庆,唐玄宗踌躇满志,写了诗《千秋节宴》:在千秋节的兰殿之中,被称作万寿觞。到处都在传言全国欢庆,说是表文接着天祥。玉宇中花萼绽放,宫廷里会昌律动。身着衣冠的白鹭飞落下来,翠云般的帟幕长长的。献呈遗礼成为新的风俗,朝廷礼仪归入旧的规章。月街之上花作绶的...
《千秋节宴》 分享 原文拼音注音 朝代: 唐朝 | 作者:李隆基 | 类型:写风|写花|写人|写云|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
千秋节宴,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赏析:这是一首李隆基创作的诗歌,题为《千秋节宴》。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庆祝千秋节,庆贺君主的万寿,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君主的长寿。首节写兰殿千秋节,意味着宴会举办在兰殿,具有隆重的氛围。"称名万寿觞"表明了庆寿的主题,人们举杯共庆君主的长寿。接下来的几节描述了宴会的盛况和吉祥之处,如风传率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