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步廊 [ qiān bù lá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iān bù láng ] 长廊。明代朝廷贮存奏章底本的地方。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北京千步廊复原图 千步廊的功能是 北京千步廊 千步廊什么时候拆的 千步廊前与方便最简单解释 千步廊前与方便...
千步廊[ qiān bù láng ] ⒈ 长廊。明代朝廷贮存奏章底本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长廊。 引宋 曾巩 《答葛蕴》诗:“同行千步廊,揽轡金马门。”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宫城》:“院西曰 淑景殿,又西则三落四落五落,为东西千步廊……城之东北隅,有 紫云阁,其南有山水池阁,西为南北千步廊。” ⒉ 明...
千步廊名词解释 千步廊,又称千步场,是中国古时宫殿和官署的宽阔走廊,以“千步”为长度单位进行计算和命名。千步廊的设计旨在展现其长度和气派,同时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中追求宏伟壮观的体现。在明清两代,千步廊被广泛用于皇宫、王府等建筑中,成为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元素。
到了元的大都记载上正式的说,南门内有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内二十步许有河,河上建桥三座名周桥。汴梁时的御廊和州桥,这时才固定地称做“千步廊”和“周桥”,成为宫前的一种格式和定制。 明清两代继续用千步廊作为宫前的附属建筑。不但午门前有千步廊到了端门,端门前东西还有千步廊两节,中间开门,通社稷...
历史知识> 千步廊 清皇城大清门内沿宫墙两侧修建的黄瓦红柱廊房。始建于明代。自大清门起由南至北东西向各一百一十间,东端接长安左门,西端接长安右门。吏、兵二部月选官掣签、刑部秋审及礼部乡会试卷磨勘,均在左右廊房进行。 千步廊相关 算学报 ...
1951年8月6日,林徽因在《新观察》上发表了一篇《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里面着重提到长安街周边的设计理念和如何恢复千步廊,以及北海金鳌玉蝀桥的整改方案。 ⛩️ 航拍北京| 1900年,正阳门瓮城已拆除 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此处省略254字)的平面是作“丁”字形的,“丁”字横划中间北面就是那楼台峋峙规模...
无锡【蠡园】~5【千步廊】【千步廊】又称千步长廊,原属旧蠡园,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位于原蠡园与渔庄交界处,长289米。1952年两园(旧蠡园和渔庄)合并时,长廊延伸,并架桥使两园连接。长廊临湖,曲岸枕水。廊的北侧筑墙,上开漏窗89个(现存80个)。漏窗用小青瓦砌成,图案各异。廊的南侧,临水敞开,置朱栏坐...
将西千步廊拆除, 这些木料修建了中山公园内的一些楼亭及长廊。 据中山公园研究室主任盖建中先生介绍:中山公园长廊不是一次性建完, 分了好几段, 应该是1915年建绘影楼以北的部分游廊。 1924年开始正式建从南大门内过厅始, 东衔接过厅东端向东行北转经行...
这是1901年的千步廊,一张见证历史的照片。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带着光绪帝避乱西安,紫禁城沦落敌手。照片是站在天安门拍摄千步廊,尽头就是大清门。这东西两排千步廊共有144间平房,且是联檐通脊的两排朝房。文官在东千步廊,武官在西千步廊。庚子事变后,千步廊也就失去了意义,可以看到行人来来往往,也有马车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