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大夏为十六。”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十六国诸政权中,后赵、前秦、前燕、后燕、后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后赵基本统一北方,而前秦统一了整个北方与西域,不过时间都...
一、东晋十六国概况(304年-439年)东晋十六国,西晋后中国历史之大分裂时期,始于304年巴氐族李雄建立成汉和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终于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 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
十六国·南凉 武王秃发乌孤 秃发乌孤南凉国建立者。397年-399年在位,河西鲜卑人,其父为鲜卑族酋长秃发思复鞬。其部众从事农桑,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为中心。 13 十六国·北凉 北凉建康公 段业是北凉国的开创者,401年沮渠蒙逊诬沮渠男成谋反,段业斩沮渠男成,沮渠蒙逊以此为借口攻杀段业,仍称凉州牧,改元...
而十六国就是其中统治时间较长,较为知名的政权。“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本文是本系列的下篇,将以出现时间为序,简单介绍其中八国的民族属性,以及统治时期的一些大事。1.西秦 (385年~400年、409~431年)统治民族:鲜卑乞...
五胡分别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十六国的称呼最早出自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这十六国可以归纳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和夏。范围包括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南蜀地一带。五胡十六国的形成要从汉末三国时期说起,那个时候北方边境一带的少数民族被朝廷以征召的方式,将他们部分内...
历史上真实的十六国混战,简单来说,就是从西晋末年到南北朝初期,北方多个政权相互混战的历史。 在这段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过程当中,北方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其实不止十六个。但对于有些存在时间过短的政权,后世史学家就没有统计。而那些存在时间比较长,对历史影响也比较大的政权,总共有十六个,所以后世就将这段历史...
十六国没那么乱,就是简单的三幕剧。 以时间为线索,兼胡种、国别,做一个梳理,就是:匈奴称雄、胡人混战、拓跋收尾。 开局是匈奴称雄,高潮是胡人混战,而结尾则是北魏统一。但北魏这个统一,也没持续多久。因为胡汉矛盾的时代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但,历史已经进入到了新篇章,即南北朝。
因此冉魏、段齐、翟魏、仇池、西燕、谯蜀、桓楚、代国没有进入“十六国”的直接原因就是崔鸿。因为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已经散佚,现在的《十六国春秋》都不是原版,所以崔鸿没有把这八个政权放进“十六国”的原因现在仍存在争议,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在没有进入“十六国”的八个政权中,冉魏、段齐...
五胡十六国,又称东晋十六国,是指从西晋末年氐族李特在蜀地领导流民起事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这136年的历史。十六国是指北魏史学家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中的16个国家。分别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但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超十六,比如代国、仇池、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
十六国是西晋灭亡后,在北方和四川盆地出现的一系列割据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分裂时期,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纠缠一起,使得北方遭遇了继东汉末年以来最大的灾难。十六国虽然混乱,但是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经过了十六国和后来的南北朝,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基本融入了汉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