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十全武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大扩张时代”,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面,将大中华圈的国际影响力推到了极致。 一、清军灭亡准噶尔汗国,拓地两万里。 乾隆十九年(175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内乱。 准部大贵族阿睦尔撒纳率部两万余归降清廷,乾隆亲赴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封阿睦尔撒纳亲王爵。 随后,乾隆力...
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月,颁发乾隆帝亲笔写的《十全记》,刻成碑文,将碑树立在康熙皇帝平藏纪念碑的旁边。十全武功是指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清朝十次派兵平定边疆叛乱。乾隆五十七年,八十二岁的乾隆皇帝撰写了《十全记》,记述一生的“十全武功”,史称《御制十全记》。乾隆帝登基以来,两次平定金川...
孟森评价:“高宗(乾隆)于新疆定后,志得意满,晚更髦荒。自此以前,可言武功;自此以后,或起内乱,或有外衅,幸而戡定,皆救败而非取胜矣。”为了应付繁浩的军费开销,当时盐商总计捐输不下1310万两白银之巨。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况不同,性质各异:有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小题大做,有得不偿失...
大体来看,平定达瓦齐和平定阿睦尔撒纳可以看作是一次武功。但乾隆为了凑齐十全武功,硬是给拆开了。不过,乾隆的这两次武功的含金量很高。灭了与清朝缠斗了70多年的准噶尔汗国,基本控制新疆,绝对是大功一件。值得一提的是,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后,为了加强对新疆的控制,乾隆制定了送土地,提供车辆,送路费,派人...
第十功:1792年,再次平定廓尔喀。单纯从记录来看,这十全武功的确赫赫有名。其中平定新疆、西藏的叛乱和外敌,为我华夏领土的完整性,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说,看人不能专挑人家的短板去看,乾隆的确有很多错误,但是十全武功中的某一部分,还是有不少功劳的。那么问题来了,十全武功里的水分,究竟有多少?二...
十全武功的第五功是1762~1769年的“清缅战争”。 清军平准、平回期间,新崛起的缅甸贡榜王朝屡屡侵犯云南。 一开始,乾隆为了集中全力对付新疆叛乱,选择了息事宁人。 但乾隆的隐忍并未换来和平,反而让贡榜王朝统治者认为清朝软弱可欺,加大了侵略力气。 1762年,彻底解决新疆问题后,忍无可忍的乾隆下令反击。 由此...
所谓的“十全武功”,是指乾隆在位期间对边疆地区和外国发动的十次重大战争的简称。在《御制十全记》中,用乾隆自己的话说,就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按时乾隆的说法来算,共有九次战争,为什么称为“十全武功...
乾隆晚年自我感觉异常良好,自号为“十全老人”,并用一块和阗玉镌刻了一方“十全老人之宝”的图章,其洋洋自得之情,至今可以想见。所谓“十全”,源于乾隆所津津乐道、向世人吹嘘的“十全武功”。那么,这所谓的“十全武功”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呢?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廓尔喀(今尼泊尔)乞降于清,乾隆吟诗...
按高宗的自述,这“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为二”:即乾隆二十年(1755年),往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动用兵力5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征讨厄鲁特蒙古辉特汗阿睦尔撒纳。定回部为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用兵万人往征天山南路回部布拉尼敦、霍集占。扫金川为二”:即乾隆十三年(1748年...
01十全武功有滥竽充数的,但功劳还是很大的 历史上有没有功绩吊炸天的皇帝呢?还真有,比如被誉为“大魔导师”和“位面之子”的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简直就是打怪升级。再比如唐太宗,其武功指数和文治水平,令后世的皇帝自动给跪。而乾隆,是喜欢自己给自己加戏。比如大小金川、清缅战争、林爽文起义以及安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