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后医之有功即前医无功者有以成之也。易时而治,皆无功焉。所谓客医之治热病,即旧医之乳药也,岂可以有毒为是,无毒为非,无毒为是,有毒为非乎?《内经释要》终《医津一筏》跋《医津一筏》一卷,《四库全书》存目中简称曰《医津筏》,清初江之兰撰。书凡十四篇,以《内经》数语为题,而分条...
医津一筏 (一名《内经释要》) 歙县 江之兰 含征 著 和县 高思潜 考 正 吴县 张炳翔 叔鹏校录 治病必求其本 脾喜燥,伤于寒湿则不能消磨水谷,宜术附以温燥之。然脾阴不足而谷亦不化,又不可以温燥为治。 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而矢出者;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消谷而作泻者。此皆以回护中气为...
《医津一筏》一卷,《四库全书》存目中简称曰《医津筏》,清初江之兰撰。书凡十四篇,以《内经》数语为题,而分条疏论于后,说理精确,措词简明。此本乃江君同邑友辑,刊人昊江沈氏昭代业书一集者。沈氏刊书甚多,惜板烬于火,故印本罕见。今春偶检得此册,阅之似与去年《三三医书》第一集内《医经秘旨》相...
食积痰留舍肠胃之间,气行则出,有似鱼脑,间以血丝,闭气滑肠,状如痢,利反快,不可作痢疾治也。 热则生风,痿痹不随,而有风象,医以风治之恐不免致痿也。 便泄肛门热有火热有阳陷二端。 先天者,无形之虚神而已矣。后天者,有形之实则气血也。治先天当以神治神,治后天当以形益形也。但神虚则气血不生,...
《医津一筏》:“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固(确实)易明矣。至于金克木,岂‘斧斤以时入山①’之谓乎?木克土,岂草木蕃茂(繁茂)土因之而瘠(不肥沃)之谓乎?土克水,岂水来土掩之谓乎?是不易明也。在箕子主质②而周子主气③,后人茫(茫然)无所宗(尊崇)。予谓水克火,火克金④,是...
首页 >> 医家类>> 医津一筏>> 正文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四肢无力,动作衰乏,虚也。然邪客营卫则出入之道废,中焦有阻则升降之机穷,亦能见证如此,故曰无者求之。 诸痛无补,言气逆滞也。虽然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真气虚乏之人,诸邪易于留着,着则逆,逆则痛。疏刷之中不可...
首页 >> 医家类>> 医津一筏>> 正文 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膏粱厚味之人,形盛气衰,以气不足以充故也。然气不足则生痰,以为气不足而补之,则痰气愈滞,胸膈不利,营卫不通,加之以肾元衰耗,厥气上逆,诸病丛生,故善治者补益之中不可不兼之伐痰。然端本澄源,又在远房帏,断厚味为先务也。
医津一筏 (一名《内经释要》) 歙县 江之兰 含征 著 和县 高思潜 考 正 吴县 张炳翔 叔鹏校录 --- 治病必求其本 脾喜燥,伤于寒湿则不能消磨水谷,宜术附以温燥之。然脾阴不足而谷亦不化,又不可以温燥为治。 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而矢出者;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消谷而作泻者。此皆以回护...
医津一筏 江之兰著 清朝自然科学 脾喜燥,伤于寒湿则不能消磨水谷,宜术附以温燥之。然脾阴不足而谷亦不化,又不可以温燥为治。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而矢出者;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消谷而作泻者。此皆以回护中气为本,勿治其标。有肺虚不统卫血,血溢妄行,随气出于...展开∨...
本书由《医津一筏》、《医经读》、《内经辨言》三本合集,其中《医津一筏》以《内经》数语为题,然后分条疏论于后,说理精确,措词简明,学者据此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医经读》从《内经》中辑录重要经文,按平、病、诊、治分为四集。《内经辨言》是书校注《素问》十九篇四十八条,探微索隐,辨讹正误,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