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学者认为,从理性观念出发的新古典区域均衡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无法为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经济学者Myrdal最早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循环累积因果论”主要强调了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会同步...
《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书中围绕经济国际化、民营经济、沿海开发、率先发展等提出了富有新意的对策建议,记录了1997~2010年江苏经济运行的状况,提出了扩大内需、熨平周期、稳定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主张,阐述了富民优先战略、城市极化效应、...
在非均衡发展观影响下,1978年以来理论界对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理论模式的讨论,基本上是以三种思路为轴线展开的。第一种思路是以三大地带为框架来研究投资的地区倾斜和重点开发地区在时序上的选择,主要以梯度理论及其派生的各种区域发展战略为代表;第二种思路是从空间发展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开发战略,包括增长极开发战略...
因此,在新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不应局限于短期,而要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做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转型。阐述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理论逻辑机理(一)宏观层面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运用增长极理论,通过识别和培育增长极、推进 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引导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强区域合 作与互动等措施,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然而,也应意识到增长极理论并非万能药。在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实 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措施,以实现最佳的区域经济发展效果。对于 ...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
第一章:理论基础与中国的实践历程,探索公共政策与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第二章:政策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研究“一带一路”在西部区域的推进、多元路径、资源配置以及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战略措施与政策体系。第三章:政策评估与西部大开发,通过政策模型对西部大开发的缘起、深化中政策的演进分析,提出...
1.重点名校:农村与区域发展相关2011-2021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说明:本科目没有收集到历年考研真题,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二、2023年西南大学874农村与区域发展理论和政策考研资料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瞩目,《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该书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均衡一致的理论框架,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构建出一套全面的模型,用来解释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和扩大的原因。作者深入剖析了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内在经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