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战略、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始与区域战略相结合,城市群、都市圈、自贸区等区域开放发展战略陆续推出,区域经济战略与规划作为政策手段的出现日益频繁。十八大以后,区域政策体现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协调发展格局,原有的以“四大板块”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规划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战...
其中,城南小寨片区、城东幸福林带沿线、城北未央大学城、团结村、井上TOD片区等11区域为城市更新单元,下阶段这些区域将会是实施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曲江CCBD片区、钟楼·大南门商圈、雁塔未来产业城、西安北站、未央湖、徐家湾等片区为重点发展片区,未来将是项目落地与建设的重要区域。 同时,《古都核心区规划》中5处新...
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相关产业的“路线图”。特定区域内某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当地政府以前瞻性的眼光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特别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和培育规划。通过区域产业规划来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为招商工作确定方向和框...
“十四五”规划中对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主要内容有: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四个方面。从国家尺度来看,要做到国内...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是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辛晓梅。本书结合作者的长期实践,较系统地阐述了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内容简介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全书分四篇,共15章。第一篇区域及区域发展,3章,主要阐述区域的概念和特点,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基础...
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规划,主要是为该区域规划出长期性、整体性发展方向。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区域规划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以部门进行规划和以行业进行规划,但是这两种方案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指向性不清晰,在战略规划中没有明确写出具体操作措施,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二,在战略规划中涉及非常多的区域...
在国务院对各省份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中,显著特点之一是推动各省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体现了深化区域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导向。 根据区域发展理论,一个空间单元的开发潜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空间单元自身的剩余开发潜力,即仅依靠自身资源环境的开发能力;二是空间单元的比较开发潜力,即该单元与其他区域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其...
《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内容简介:以区域为对象,以区域发展与协调发展为主题,从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有关问题。其中包括战略思维与战略规划、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省级区域战略规划、地市级区域战略规划、特殊类型区战略规划、特殊领域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