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2023年9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亮相,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从更高层面、从战略、从全局上来谋划区域重大战略,系统统筹各个战略之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
扎实推动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逐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有利于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断为各地区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中国的城镇化也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且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而一些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面临经济和人口规模减少的情况,...
我国是一个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关乎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征程上,要立足推进全体人民...
扎实推动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逐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有利于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断为各地区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六大区域战略为引领,以四大区域板块为支撑,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六大区域战略”进一步形成“3+2+1”的格局。 “3”指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是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和重要动力源。 “2”指的是长江...
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要求各地区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而是应在符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要看到,合理分工是优化发展的前提,优化发展是合理分工的判断标准和目的。新时代新征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