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区块链服务网络、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支撑平台及分布式数字身份、存证服务、跨链服务等共性基础组件;“长安链”经权威测试,其每秒交易处理性能(TPS)已超过10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跨省通办”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提供硬件能力支撑,构建支撑数字政务的自主可控可信基础设施底座。
近日,北京全市首台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自助服务终端于海淀政务服务中心一层办事大厅自助服务专区被投入使用,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自助政务服务。海淀自助服务终端集查询、事项申报、人证核验、打印、存取件等为一体,包含“热门服务、我要办、我要查、我要取”四大功能模块,业务范围涵盖市级自助服务...
第二,构建公共资源交易智能监管体系:根据区块链的信息存证、共享账本、可溯源的特性,建立智能监管体系,保证交易流程合法合规,提高监管数据同步的实时性,有利于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实施更为有效、及时的监管。 第三,构建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体系:构建共享的、实时验证的、有权限管理的、可追溯的、防篡改的、可信的数据账本,...
2022年,北京市财政局贯彻落实财政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决策部署,根据《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有关要求,建设了“北京市区块链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并于2022年9月1日正式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5日电(黄馨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北京市海淀区今天起推出“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近期,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与广东省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签订《政务服务“...
8.加快信用信息“可信采集,可信共享”。基于全市信用信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社会信用监管,提供公共信用服务。创新政府与社会信用数据的采集融合、信息共享、监测评价和自主应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医疗、家政、招聘等领域形成基于区块链的信用应用创新示范模式。(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区块链的“防篡改、可追溯”技术特征,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安全和合规提供了多重保障作用,包括确保数据来源可确认、保障数据使用经授权、保证流通过程可追溯、增强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功能。 各地公共数据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高度重视安全合规原则,然而相关的合规细则标准还需进一步补强。
推行"区块链+公证"服务模式 今年11月,北京市海诚,求是,国信公证处正式推行"区块链+公证"服务模式. 利用区块链上的24类国家级数据,16类市级数据,以及224类证照数据来为公证核验工作做有效的数据支撑. 在此之前,公证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核...
4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与广东省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并确定首批通办事项清单。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海淀区与佛山市首批“跨省通办”事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办理。一是线上开设“跨省通办”专栏,基于“海淀通”APP和“...
在实现全部1621个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材料核验的基础上,海淀区又领先全国一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行政审批环节。截至4月14日,已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40个应用场景落地。平均减少办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减时限17.5个工作日,压减率55%以上。初级阶段只用于证明“我是我”“区块链技术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