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论经书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7.5公里处云峰山阴。 局部(单击图片放大)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此摩崖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年),在山东州市南7.5公里处掖县云峰山阴。正书体,摩岸刻。字大笔圆,人称:“要得知北魏之大字,非看此不可”。拓本高与宽均在3米以上,全文20行,行7至21字不等,所存清...
日课:北魏大字摩崖郑道昭论经书诗节选🙏☕️ #魏碑 #抖音书法热门 #写字是一种生活 #零基础学书法 - 古虔仲安于2024090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1.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摩崖刻石,发现于云峰山阴的一块巨石上,刻石字径13厘米,已属大字范畴。该石刻属于北魏晚期的书法,书法风格也已经从粗犷逐渐趋向于流利,结体趋于严谨,开始有了明显的行书、楷书的笔势,更加富于变化。
历代碑刻书迹《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锋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论经书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7.5公里处云峰山阴。云峰山,又称文峰山。 郑道昭(455--515年)字佶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北魏时历官至中书侍郎,国子...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依山势而刻,字径大者20厘米,小者12厘米左右,字形较扁,保留明显的篆隶笔意。通篇宽宏博大,纵情挥洒,气势磅礴。 詩五言 與道俗 十人出 萊城東 南九里 登雲峰 山論經 書一首。 魏中書 侍郎通 直散騎 常侍國 子祭酒 秘書監 司州大 中正,出 為使持 莭督光 州諸軍 事平東 將軍...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首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在山东掖县云峰山阴,半山坡朝西削立的一块巨石上。字面高三百一十二厘米,宽三百二十七厘米,字径十三厘米,正书二十行,行二十一字,共计三百二十四字,剥泐不清约二十二字,其余清晰可...
书画界超话《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称《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一首》,为郑道昭自作诗。论经书诗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7.5公里处云峰山阴。拓本高与宽均在3米以上,全文20行,行7至21字不等,所存清晰者约296字,大的字20厘米,小的12厘米左右,其刻石文字之...
《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全名《诗五言与道俗十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锋山论经书一首》,这首诗是郑道昭的自创作品。郑道昭,字佶伯,以“中岳先生”自居,出生于现今河南省荥阳。他在北魏时期曾担任过中书侍郎、国子祭酒、秘书监以及青光两州刺史等要职,死后被尊称为“文恭”。《魏书》记载他“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