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本着“保护好遗址现场,挖掘好历史文化,展示好历史故事”的设计原则,从传统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的理念出发,展陈内容以明堂遗址主体,夯土台基、大量瓦片、水渠、石坝、柱础等实物为主,以“打开的地层”作为外观形式,将建筑形式景观化,使之与周围绿植、草坪融...
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开放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 每周一、除夕、正月初一闭馆。 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内含:惊世发现、平城明堂、考古收获三个陈展单元。 惊世发现单元,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介绍遗址发现的过程和意义。 平城明堂单元以文字资料介绍明堂的位置、形制和功能,还有平城遗址出土文物。 考古收获单元,主要展示...
🏛️ 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位于大同市北魏明堂遗址公园内,是1988年1月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这个陈列馆不仅展示了北魏明堂的遗址,还通过电子展示屏讲述了拓跋氏的发展历程和北魏文化在历史中的影响。📜 明堂的历史 明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建筑,主要用于祭祀和政治活动。它不仅是帝王颁布政令、朝...
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 【网图】 【网图】 北魏平城明堂是目前唯一的明堂,是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 【实拍】 “天子坐明堂” 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中的...
北魏皇家祭祀场所——明堂遗址的前世今生 明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礼制性建筑,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是礼制文化的载体。在我国的北魏时期,孝文帝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下诏建设北魏明堂,其亲政后的第二年,即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完工。由尚书李冰主持修建,采用武周山之石,这一浩大...
📜在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定于平城,拉开了北魏平城时代的序幕。孝文帝执政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明堂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礼制建筑,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太和十五年(491年)夏四月己卯,明堂的建设正式启动,冬十月庚寅,明堂与太庙同时竣工。平城明堂由吏部尚书李冲主持建造,主要依据东...
山西大同北魏明堂公园及其历史建筑是筑合建筑的重要设计作品,是中国少有的北魏时期礼制建筑的实体再现,在建筑史学领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19年10月16日,筑合建筑团队登上了开往北魏古都山西大同的列车,开启…
大同北魏明堂: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瑰宝 大同北魏明堂公园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之一,其他三座分别是汉长安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和北宋汴梁明堂。作为北魏时期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和庆赏等大典的场所,它不仅是礼治文化的载体,也是平城遗址内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它是唯一在原址修复完成的明堂。
山西大同北魏明堂遗址是一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地方。北魏明堂遗址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柳航里社区旁。它见证了北魏时期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走进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宏大而壮观的建筑格局。北魏明堂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其建筑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精巧令人惊叹。遗址中的主体建筑基址...
北魏平城宫城遗址可以由明堂遗址倒推和佐证。 北魏平城明堂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建造的唯一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当时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典的殿堂。当时明堂附近还有太庙、太学、灵台、祭天圜丘、藉田、药圃等建筑,是一处北方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融合的皇家建筑群。这座明堂建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