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教学理念 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提出“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的观点与本复习课定位...
本课主要讲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演变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种种新气象;文化上,面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发动了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教师应坚持唯物史观,引导学生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影响,提高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教学目标】 1.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时空定位,通过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史料分析,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2.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和运用能力;发展历史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进行客观评价;培养时空观念,让学生在了解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 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点和变化。北洋政府在 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 ...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docx,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主题,结合课本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
本课内容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子目是“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第二子目是“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第三子目是“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第四子目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这四个子目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后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一些表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
1.通过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目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混战割据的原因、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价值,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2.通过解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和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生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
答案第 20 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的史实; 2.了解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状况;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3.了解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的表现; 4.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5.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1.课程名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文化理解与传承、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使学生能够理解近代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