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虽然大量采用西式制度,但保留了妈祖崇拜这一传统信仰,在山东庙岛的妈祖庙中即可追寻到北洋海军祭祀妈祖的遗迹。由此,北洋海军的军旗系统中,有一面和当时中国民船所用一样的天后旗。该旗红色,上缝黑字“天上圣母”,用于在每个月的农历十五,以及妈祖娘娘的祭日在舰上悬挂。
在清朝的北洋和新军所采用的五色军旗,又有代表五行一说,代表五方的颜色;又有五色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德,然而这种说法没有具体的出处。尤其是白色代表智,对于汉语的惯用方法,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了解五色旗的含义的孙文,一直以来极力反对五色旗,孙文称五色旗——“此民国之不幸,皆由不吉之五色旗...
【珍贵史料】北洋水师军旗军服图式 1875年北洋水师筹建开始,相关的旗帜和章服制度即开始拟定。1882 年由丁汝昌审定,中国第一本参考西方海军相关制度制定的章服图说问世,即《北洋水师号衣图说》,其中详细规定了北洋水师军官、士兵的服装和徽记样式。1888 年北洋水师正式建军,此后根据1882 版军服、旗帜在实际使用中...
英博物馆藏北洋海军军..Imperial Chinese naval ensign, 1866-1888 pattern. The flag is triangular, double sided, made of yell
清末海军于甲午战争后组建,1909年各省舰队统一编为巡洋和长江两个舰队,主要分官牟服和水兵服。接连遭遇了甲午、庚子两次对外战争失败的清政府,在内外交忧之际,被迫决定对国家政体予以改革,1905年宣布准备实行君主立宪制。全社会预备立宪的热潮中,自同光新政肇创的中国
军旗作为军队的象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国清朝时期,由于缺乏现代国旗和军旗的概念,这一空白在1881年得到了填补。那一年,清政府从英国购买的“扬威”和“超勇”两艘巡洋舰归国后,为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得到朝廷的许可后,着手制定了相应的军旗和国旗设计。国旗的设计是万年...
底色为鲜艳的正黄色。旗面上绣有青色的四爪飞龙,龙头朝上,共有四种规格。第一号旗最大,横长1丈5尺6寸,宽1丈6寸5分;依次递减,最小的四号旗横长9尺6寸,宽6尺3寸。提督级别的军旗使用五色长方旗,而将领们则使用三色长方旗,旗角装饰以锚形图案,彰显出鲜明的军阶区分。
与十八星旗相比,十九星旗有三点不同之处,一是中间多了一颗星,承认满洲属于中国;二是十九颗星同等大小,各省地位平等,尤其强调中央与地方平等;三是十八星旗是辛亥革命的精神象征,而发展到了十九星旗则变成了陆军的军旗,意义迥然不同。 【青天白日旗】(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党旗) 辛亥革命时期制定的第一面旗帜。
北洋海军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