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淝水登陆之军能进给予敌方巨大伤亡也说明战斗力不容小觑,并且史书记载晋军直追三十多里,按照换算大概有15公里的路程,再加上北府军刚从船上下来以及不断砍杀,“铁人三项”也不过如此。
但此后的北府军依然陷入了刘宋内部的权力斗争中,长江上游的荆州集团常常武力冲击下游的扬州,北府军逐渐不敌西府军,宋文帝能够从江陵入主建康就能说明问题,后来的孝武帝刘骏也是自荆州、江州入承大统。当北府宿将檀道济被杀之后,北府军更是严重衰落的节奏。北府军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孝武帝孝建八年(454),...
北府兵是东晋时期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其建立、发展和衰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晋建立不久,就在322年发生了王敦之乱,328年发生了苏峻之乱。王敦之乱被苏峻平定,苏峻之乱被温峤与陶侃平定。这两次叛乱之所以迅速攻入建康周围,就是中央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北府军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立的。328年郗鉴将广...
中国历史上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军”,创始人叫谢玄。 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他的母亲叫阮容,和阮籍、阮咸同族;父亲叫谢奕,曾任桓温的司马,谢玄自...
北府军组建于东晋初年,因其所在地京口历来是征北、镇北、北中郎将府的所在地,简称北府而得名。这支带有军阀性质的军队战力彪悍、名将辈出,为支撑南渡政权、保卫晋室正朔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为开启南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说北府兵的主体是因战乱而南迁的流民,但他们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十分...
淝水之战后,北府军的声望大增,从谢氏的私人军队转变为正规的皇家军队。这也标志着谢氏家族在北府军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司马曜为稳固自己的皇权,削弱了宗室大族的势力,其中包括谢氏家族。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北府军的最高指挥权交替于司马恬和王恭之间,甚至在未来的岁月里经历了多次易主,逐渐走向军阀...
就是这样,北府军由私人兵工厂逐渐军阀化。东晋末年,起义频频发生,先有王恭拥兵自重,后又出现刘牢之、桓玄等人自立反晋。原北府有一小参军,名叫刘裕,他出身贫苦,期待着依靠参军来改变命运,踩着乱世的小尾巴,刘裕集结起来几个往日中肝胆相照的战友,积极投身到了镇压桓玄的队伍中。这刘裕,就是南朝第一个...
北府军是谢玄(陈郡谢氏出身)亲手组建的,又在淝水之战中为东晋立下了不世之功。按照常理,北府军应该是陈郡谢氏最重要的政治资本,陈郡谢氏甚至可以凭此取代皇帝司马家。但陈郡谢氏最终失去了对北府军的控制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从永和十年(354年)开始,东晋进入了权臣桓温掌握...
导读:北府军被称为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强军,在抵御外敌入侵和东晋北伐过程中大放异彩。那么这支强军是如何组建又是如何消逝在历史长河的呢?百战精锐-北府军北府兵诞生的时代背景:东晋太和二年,桓冲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扬州的军权落到了谢安手上。两大家族完成了东晋核心地域的荆州和扬州的权利分割。东晋内部就初步...
这股新的政治势力就是北府军。1.生于内乱:目的是维持士族均势东晋甫一建国,就是由王导、王敦兄弟为领袖的当轴士族格局。琅琊王氏,在朝由王导领政,在外由王敦领兵。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但是,王在马前,琅琊王氏是当轴士族,而司马皇室只能看王家兄弟的脸色。但是,公元322年至324年的王敦之乱,不仅让琅琊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