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第1章: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狼狈情
九月初六曰,哈剌公过予,言从臣闻贼出居庸关,意颇惶惶,有劝上北幸和林者,上迟疑不决。既而闻贼兵不出,事乃已。 初十曰,以鼎住为中书平章政事。 十一曰,上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 十四曰,诸王朵列纳至上都。 十九曰,诏高丽王发兵至上都,听候调遣。
二十六曰,贼将薛显出古北口,古北口守将佥知枢密院事张益奔行在。 九月初六曰,哈剌公过予,言从臣闻贼出居庸关,意颇惶惶,有劝上北幸和林者,上迟疑不决。既而闻贼兵不出,事乃已。 初十曰,以鼎住为中书平章政事。 十一曰,上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 十四曰,诸王朵列纳至上都。 十九曰,诏高丽王发兵至上都,...
元末元朝政治记录《北巡私记》 《北巡私记》作者刘佶是元朝江临人,官职是枢密院属官。1368年跟元顺帝逃亡上都,次年任监察御史1370年奉命与翰林院承旨观音奴从应昌到陕西诏扩廓帖木儿入卫。后记其此段经历写成书。书中对元顺帝逃出大都后某图复元记载较为详细。元明交替时期关于元顺帝记载史书较少,此书尤为...
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狼狈情状、统治阶级间的倾轧及腐朽劣迹等,均有生动的记载。关于这段...
北巡私记明·刘佶 关于《北巡私记》 《北巡私记》 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
北巡私记明·刘佶 关于《北巡私记》 《北巡私记》 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
北巡私记 明刘佶撰。作者元末供职于朝廷,跟随元顺帝一行仓皇北逃,并将此事美化为“北巡”,故名其书为《北巡私记》。全书记载自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所记多为元顺帝仓促北逃以及最后死去的经过,其中对逃亡的路线、途中的狼狈情状、统治阶级间的倾轧及腐朽劣迹等,均有生动的记...
011《北巡私记》(明)刘佶.doc,北巡私记 明·刘佶 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惠宗皇帝御清宁殿,召见群臣,谕以巡幸上都。皆屏息无一言,独知枢密院事哈剌章公力言不可,大意谓贼已陷通州,若车贺一出都城,立不可保,金宣宗南奔之事可为殷鉴,请死守以待援兵。上曰:“
刘佶《北巡私记》一卷。佶,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职不详,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八日随顺帝由大都北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此书记述自出奔之日至三十年正月共十七月之事,均为作者亲身闻见,自称“以备异日掌故”。书已残阙,今存近二千字,是关于这段史实的唯一的汉文记载,为研究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