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简介及写作背景 《雨霖铃》的由来:相传安史之乱后,唐明皇避难入蜀,伤悼杨贵妃,忽然听见栈道中的铃声,倍感凄苦,于是采其声作《雨霖铃》曲以寄恨。曲调低沉哀怨。柳永(约980--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福建崇安人。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着重写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全词下笔轾灵,意...
6.[北宋]苏轼篇目及情感主旨风格创作历程/背景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九上):词人通过咏月,表达了乐观调任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密州②《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下):表达了词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仕途坎坷,①《记承天寺夜游》 (八上):通过对庭...
容肇祖: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有天才的女子,她论词对于北宋诸大家,多有不满,可见她的眼光之锐敏。她的词在当日很受人崇敬,如辛弃疾有时自称“效李易安体”。可见她的影响;(《中国文学史大纲》) 刘大杰: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
[ 北宋 ] 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这番同。 创作背景: 被称为“古之伤心人”的晏几道和痴男怨女一样,亦是为情所困者。期生计无忧,也有几位歌女陪伴左右,生活优渥而甜蜜,但是世事变迁总是常事。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上片用“眼波”“眉峰”比喻浙东山水,表明行人去处是令人向往的山清水秀之地;下片点明送别是在暮春时节,写离别思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叮嘱友人“千万和春住”。此词写送别友人却不落惜别伤感的窠臼,而是通过描写别时的景物...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晏殊天资聪颖,十四岁便以“神童”身份被荐赐进士出身年,在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中,政绩斐然。逐渐成为一代名相。同时晏殊也是一位非常高产的词人,一生创作了了大量词作,是宋代早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晏殊绘像 晏殊的词作在他的那个时代就很流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词在北宋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