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变迁史。北宋时期1074年首建华亭县,是后来上海县的前身,清朝时期上海是江苏省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县。1840年鸦片战争后对外国开放,形成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被后人以为是日租界的虹口区实际上是公共租界的...
上海变迁史。北宋时期1074年首建华亭县,是后来上海县的前身。清朝上海是江苏省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县,1840年鸦片战争后对外国开放,形成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被后人以为是日租界的虹口区实际上是公共租界的一部分)。民国时期的1927年成立了上海特别市,面积只相当于1976年上海10个市属区的地盘,是从宝 ...
北宋皇祐四年(1052),在吴越堤堰的基础上,华亭县县令吴及修筑“护塘”(明万历有备塘后称之为老护塘、民国定名霍公塘)。其长百余里,东北抵吴淞江南跄口(今曹路地区顾路集镇北首黄家湾),西南抵海盐界(今浙江乍浦一带),逶迤途经今川沙集镇、惠南 - 大团小先生于202
【种徳桥】北宋年间,惠禅和尚在华亭县高昌乡李漎泾北岸兴建了一座法华禅寺,取自“妙法莲华经”,含有佛经精妙,洁丽如莲之意。 李漎泾周边的居民村落渐渐形成,民宅、商铺以法华寺为中心,沿李漎泾两侧展开,渐成集镇。因法华寺闻名四方,故 - 大团小先生于2023060
北宋中期以前,只在广州、杭州、明州三地设置“市舶司”,后来政府又在福建路泉州、北方的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设置二级机构“市舶务”。这说明宋代() A. 通商口岸繁荣 B. 监察体系严密 C. 白银大量流入 D. 海外贸易兴盛 相关知识点: ...
北宋中期以前,只在广州、杭州、明州三地设置“市舶司”,后来政府又在福建路泉州、北方的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的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设置二级机构“市舶务”。这说明宋代() A.通商口岸繁荣B.监察体系严密 C.白银大量流入D.海外贸易兴盛 2024·全国·二模查看更多[2] ...
首先是剧名《梦华录》,取自《东京梦华录》,这一著作出自北宋东京开封文学家孟元老之手,描述了当时经济、文化和生活情景。而剧中的场面还原了《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这二幅画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均创于宋代。事实上无论是市舶司制度,乐籍制度还是其它的细节都很大程度还原了宋朝的面貌。政和三年,宋朝在...
上海变迁史。北宋时期1074年首建华亭县,是后来上海县的前身。清朝上海是江苏省松江府下面的一个县,1840年鸦片战争后对外国开放,形成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被后人以为是日租界的虹口区实际上是公共租界的一部分)。民国时期的1927年成立了上海特别市,面积只相当于1976年上海10个市属区的地盘,是从宝 ...
宋初《太平寰宇记》 宋地理总志。乐史(930一1007),字子正,北宋宜黄霍源村(今属江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约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成书。第九十四卷记载:江南东道秀州华亭县(今上海市大部)。以当时所分的十三道为纲,下 - 云间闲鹤王伯飞于20230120
【金大团】北宋皇祐四年在吴越堤堰的基础上筑霍公塘(里护塘),时该处为华亭县下沙盐场南场一团湾,塘内始有庇护并塘外产盐渐丰。 元代至元年间,随上海县划出华亭县,并先由嘉兴府改属松江府。 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置 - 大团小先生于20230905发布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