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在此书的序言中如此写道。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有三十多年大学教育的“跨界”研究经验。在近日出版的24卷《陈平原文集》中,共有5卷、9本著作与“大学教育”相关,包括 “大学五书”〔《老北大的故事》(1998年)、《大学何为》(2006年)、《大学有精神》...
他甚至说:“看来,素质教育要从大学教授抓起。”我是这样辩解的:因为大家心目中,大学教授比较清高,一出事,很有新闻价值;如果是官员出事,见怪不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正因为人们心目中大学教授的地位还是比较高,听到各种丑闻,才会拍案而起。这就涉及到...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韦衍行)《陈平原文集》新书分享会近日在深圳举行。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在会上谈及阅读时表示,为自己的兴趣和探索而阅读,是根本而重要的,“带着问题,关心人生、关心社会,这样的人文阅读可以伴随你一辈子。”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24卷《陈平原文集》,全面整理...
“百年校庆对一个大学来说,是上一个台阶的最好时刻,应该趁这个机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谈到明年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的母校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说。 《大学如何回忆——怀想中大(增订版)》是陈平原为庆贺中山大学百...
陈平原、夏晓虹夫妇在家中的书房。摄影/吕宸 我自己是文学教授,但我不能说是语文(老师)的升级版,语文里面包括的语言文字和文学是不一样的。大学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课程是延续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以前叫“大一国文”,今天有的学校叫“大学语文”。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希望在进入大学,选择各种各样专业的学生们,...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就当代大学教育相关话题专访了陈平原教授。 “大学”是什么,能做什么 第一财经:作为中文系文学教授,你对大学教育有三十多年的“跨界”研究经验。关于当代大学教育,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陈平原:这个学期我在北大主持一门课程,即大学研究。这门课程我讲得比较多,同时,我还邀请了中文系和教育学院的...
2004年《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这是一本老书,初版至今刚好二十年。但这回的重刊,多有增益,确实称得上“旧貌换新颜”。先说旧貌。2001年2月至7月,我在北大为研究生开设“明清散文研究”专题课。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郑勇君的邀请,据录音整理稿增删...
11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做客南山书房·平原轩,畅谈他与南山书房的故事,并为到场读者签书赠言。▲陈平原教授为读者签名赠言 主理人陈平原走进南山书房·平原轩 南山书房·平原轩是首家开设的南山书房,由人文大家陈平原教授领衔,内设有沉浸式阅读区...
北大教授陈平原著作获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公布 4月1日,南都记者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微信公众号获悉,第九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于近日公布,中国语言文学系共有14项成果获奖,其中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著作《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获一等奖。《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陈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