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刘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娄筱叮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Nature Chemistry 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Artificial Fluorescent Proteins and Biosensors by Genetically Encoding Molecular Rotor-based Amino Acids”的研究工作。针对上述瓶颈,该研究团队受到荧光蛋白发色团的化学特...
2024年11月28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娄筱叮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Artificial Fluorescent Proteins and Biosensors by Genetically Encoding Molecula...
“从小除了科学家,没有想过自己能从事其他的职业。”在父母春风化雨的影响下,刘涛很小就进入实验室,用稚嫩的小手推开科学研究的一扇门,步履不停地走到了生物技术制药的今天。 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完大学后,刘涛漂洋过海,去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又...
针对当前生物正交反应领域所面临的挑战,2024年8月20日,我室刘涛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上发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Computational-Guided Discovery of Diazole Monosubstituted Tetrazines as Optimal Bioorthogonal Tools”,旨在解决四嗪分子在体内稳定性与反应性之间的权衡问题。通...
针对当前生物正交反应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我室刘涛团队于2024年8月20日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论文以“计算引导的发现:作为最佳生物正交工具的单取代四嗪分子”为题,揭示了四嗪分子取代基的关键位阻区域。基于这一发现,团队精心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五元二杂环单取代四嗪分子,这些分子不仅在...
刘涛,博士,北京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与细胞药理系主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PI,化学生物学交叉中心PI,北大医学-惠大基因密码子创新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委员合成生...
下面,我们为读者总结了刘涛研究员进入北大以后的主要工作,与大家一起分享。 Chem:实现四嗪生物正交反应的超分子调控 超快四嗪介导的反电子需求Diels-Alder(IEDDA)反应是生命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生物正交反应。为了根据需要精确控制此类反应,北京大学刘涛研究员等人将合成的萘纳米管和苯基四嗪衍生物用作为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
谈选择:副县长有七八个,刘涛只有一个 记者:在你们这,考上北大很不容易,这么年轻就当了副县长,辞职搞农业是不是有点可惜,甚至像有人说的有点“浪费资源”? 刘涛:我不觉得是浪费资源,当公务员和做企业,都是一种职业选择,而且我觉得农村更需要回乡创业的人。我搞农业,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调研的,也能承担这个成...
北大刘涛/地大娄筱叮团队Nat. Chem.:可遗传编码新型荧光分子工具,助力人造荧光蛋白与生物传感器高效构建 荧光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核心工具,尤其是荧光蛋白(如绿色荧光蛋白GFP),凭借其可遗传编码性、丰富的色彩变化和出色的稳定性,为研究生物分子的定位、相互作用及动态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传统的荧光蛋白...
2024年11月28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娄筱叮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esigning Artificial Fluorescent Proteins and Biosensors by Genetically Encoding Molecular Rotor-based Amino Acids”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