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所写道的那样:“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筑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作为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联合体,西南联大继承、融合并发展了三校的校风,学生也因此具有三校风貌——清华的严谨认真之风、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避难西南,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硝烟 mí màn()的年代里,西南联大师生投身“文化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组建于昆明。 “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内迁到湖南,在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随着战火迫近长沙,学校又决定西迁昆明。于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
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 1938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初四),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临时校舍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组建于昆明。 “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内迁到湖南,在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随着战火迫近长沙,学校又决定西迁昆明。于昆明...
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在76年前的今天,1938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初四),北大、清华、南开组成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临时校舍 1938年4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组建于昆明。 “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内迁到湖南,在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随着战火迫近长沙,学校又决定...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与中国抗战共始终的一所著名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从1937年平津沦陷后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至抗战胜利后复员北上(1937年11月1日至1946年7月31日),前后共计九年,为战时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各个领域。
就这样,闻名海外的南开大学在短短数日即化作一片瓦砾。1937年7月15日至20日,国民党邀请共产党等各党派团体代表以及学者名流150余人举行了庐山会谈,会上提出了北大、清华和南开联合组成临时大学的问题。庐山谈话会后,教育部拟定《设立临时大学计划纲要草案》, “为使抗战中战区内优良师资不至无处效力,各校学生不...
在治学方面,日寇侵华迫使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并组成“临时大学”,到云南后又改名“西南联大”,虽然辗转流离,但是师生不改向学之心,这体现了他们有着坚毅执着的精神;文中“我”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姓刘的同学天亮在树下苦读,都展现了西南联大学生勤奋用功的态度;西南联大的学生宿舍是土墙、草顶,...
1西南联大的记忆朱春琳王光照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8月28日,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南迁,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2月13日,南京沦陷,武汉告急。次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6年5月解散,创造了现代教育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不朽传奇。对很多人来说,西南联大是一个传奇。
抗日战争时期,北大、清华、南开师生共赴国难,辗转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大。下列选项中,关于这一举措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