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后峰的高处有座北固亭,据说就是辛弃疾两度登临的那座亭。相传刘备西征入川后,孙权诡称母病,骗得孙尚香回吴。一日,孙尚香听闻刘备兵败,已病逝白帝城,悲痛不已,在北固亭望西遥哭,投江殉情。后人为纪念孙尚香,又称北固亭为“祭江亭”。前脚还喜气洋洋,后脚已经感受到那种为爱殉情、阴阳两隔的悲恸...
因为辛弃疾的两首词,北固山成了文化名山。早春三月,江南花红柳绿,就是天总是阴的。做好了爬山的准备,到了才知道北固山只有55米,走起来一点不费力气,适合中老年人运动。因为辛弃疾的两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北固山和北固亭有了文化的意义。站在北固山眺望长江...
到唐宋年间,北固山名声更大了,文人墨客如许浑、沈括、苏轼等都为这里的风光所陶醉。到辛弃疾登北固山以词抒胸臆,北固山之名更盛。 辛弃疾登北固山一连写了两首名作,除了前边那首,还有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镇江,北固山 辛弃疾在北固山写的词有两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 辛弃疾(1140~1207年)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三国时期江苏这一带都属于东吴,这也是辛弃疾写北固山必写孙权的原因,南宋几任皇帝的谋略和能力与孙权比差太远了,辛弃疾武功再好也无力回天,只能寄情于诗。让北固山名扬天下的还有一位皇帝,南朝梁武帝萧衍,他曾为北固山题字“天下第一江山”,又一个“天下第一”,梁武帝的初衷当然不是为了赞誉北固山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题中即有“北固”二字,且起首便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北方故土为志,但命运多舛、壮志难酬。1204年2月,65岁高龄的辛弃疾由绍兴调任镇江知府,一上任就着手北伐抗金的准备。正是带着这种积极的心态,辛弃疾登上北固楼,凭高望远,想到沦陷的中原故土,...
一、文武全才的辛弃疾 这是课本中的辛弃疾,但现实中的辛弃疾绝对不可能是这样的满脸愁容的文弱书生。 辛弃疾出生于南宋北国金人占领区,从小矢志报国,练就了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在风起云涌的反对金人暴政的起义中,辛弃疾21岁就拉起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投靠在义军首领耿京手下。后耿京被手下叛将张安国所杀,并带领队...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
自己所知道的北固山与刘备有关,刘备甘露寺招亲巩固了孙刘联盟;与辛弃疾有关,留下两首千古流传的宋词。前者算八卦,后者更加激励人心。爬山当天做好了登高山的准备,好好睡觉、好好吃早饭。登顶才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北固山,只有55米,山路又好走,蛮舒服的一段旅程。与北固山有关的故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