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在忙碌的日程中抽出时间,前往沙河一睹乌灰鸫的风采。这种鸟类在南方较为常见,但在北京却十分罕见,每次出现都能引起鸟类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尽管乌灰鸫已经在沙河停留了约五天,但今天一大早依然有众多摄影爱好者聚集在那里,希望能捕捉到它的精彩瞬间。🐦 乌灰鸫和其他鸫科鸟类一样,喜欢在地面上觅食。
今年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明确北京昌平区十三陵水库、江西鄱阳湖等1140处为候鸟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 “随着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希望在未来的城市里,人与鸟类能成为最好的‘邻居’,能够更和...
材料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雨燕塔建成于北京奥运会前夕。公园要打造生物多样性空间,是欢迎各种鸟类来此生活的。 雨燕塔建成至今,已经吸引了麻雀、家燕、雨燕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公寓。5.材料一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材料二排版时弄乱了下面的句子,调整后填入横线处的语句,...
今天在北京市少年宫里的鸟类观察讲座活动。开始是摄像头有点问题,就提前把望远镜使用方法讲了,结果自己节奏有点乱,全程一身汗。讲完鸟撞的时候一个孩子大哭了起来被妈妈带出了场外,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悲伤。于是我提起书里那一段,“我和万仔在南海子公园里观察了几次的凤头piti巢没了,我告诉万仔的时候,正在上...
北京的大都市风貌固然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北京地区的大自然也一样充满魅力。“北京自然观察手册”丛书是一套致力于向读者多方面展现北京大自然奥秘的科普丛书,涵盖花鸟鱼虫、动物植物、矿物和岩石以及云和天气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北京大自然的“小百科”。 其中《鸟类》分册,主要包括鸟类观察指导、北京鸟类和索引三部分内容...
因为这里是北京平原地区鸟类的集大成者,甚至有人说:盯紧了这里,就能够打好北京观鸟的基础! 沙河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 水库修建历史悠久,自1960年竣工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人工改造”,因而形成了一个稳定且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人们将这里称这里称为“圣沙河”。
今天读完了《北京自然观察手册·鸟类》,书里介绍了北京的一些常见鸟类,以及它们一些行为,对我来说最感兴趣的则是一些观鸟指导了。虽然我并没有过正式观鸟,但平时对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所以也是时时留意。另外,我也不得不感慨,在大城市确实有很多好处,别的不说,这种区域性的专业书籍,大城市还是很丰富的。当然,也...
《北京自然观察手册:鸟类》这本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张瑜和徐亮,书里介绍了135种北京的常见鸟。作者不仅把您能想到的和观鸟有关的知识都说全了,还把自己的观察方法和心得分享给了读者。
这是本市第二次举办自然观察节。去年首届自然观察节,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组成16支参赛队,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各自选择地点,开展了持续36小时的物种记录竞赛,参赛队伍共记录到200多种野生鸟类、10多种兽类。
这里就没提北方的事呀,人家也来当“北漂”了。有资料显示它们是2000年左右来到北京的,并且在考察了一番后决定在此安营扎寨,目前已有观察表明白头鹎在北京已有稳定的种群,并且生儿育女开枝散叶了#鸟类实拍#野生动物零距离#春天到了该搭鸟窝了#随手拍#拍鸟...